[实用新型]一种无极紫外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6736.5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7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颂;阮世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杜启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极 紫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微波方式激励发光的无极紫外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紫外灯行业,虽然占据主流市场的还是有极灯,但是无极灯已经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无极灯的使用寿命、光强及灯管成本都有显著的优势。
传统采用微波激励的方式的无极紫外灯的谐振腔是长方形的箱体结构,谐振腔的是六面体的空腔,包括4个侧面和两个端面,相邻侧面之间,侧面与端面之间的夹角(接触角)均为直角,这种无极紫外灯的微波利用的效率不高,其表现是采用同样的电源及无极灯管,点亮的无极灯管数量会经常变化,并且点亮的无极灯管工作不稳定,会有明显的闪烁现象,而且常有磁控管损坏或者电源损坏的事情发生。究其原因是谐振腔中微波的利用不够稳定,常有微波反射回波导管,才会出现这些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波利用效率高、运行稳定的无极紫外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极紫外灯,包括无极紫外灯箱体,无极紫外灯箱体包括侧壁和前、后两块端板,侧壁包括4块侧板,侧壁和前、后两块端板构成的内腔为无极紫外灯的谐振腔,无极紫外灯谐振腔内任意相邻内壁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以上所述的无极紫外灯,相邻两块侧板之间通过一块斜板连接,斜板的宽度小于侧板的宽度;无极紫外灯箱体的横截面为八边形,斜板与侧板的夹角为135°。
以上所述的无极紫外灯,端板为正方形,端板的每一条边通过一块第二斜板与相邻侧板的端部连接;相邻的第二斜板通过一块等腰三角板的腰连接,三角板的底与邻近斜板的端部连接。
以上所述的无极紫外灯,第二斜板与侧板的夹角为150°,第二斜板与端板的夹角为120°
本实用新型无极紫外灯无极紫外灯谐振腔内任意相邻内壁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便于微波在谐振腔体内向腔体中部反射,被无极灯管吸收,可以提高微波利用效率,减小无极紫外灯的故障率,提高无极紫外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极紫外灯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极紫外灯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B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极紫外灯批量使用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极紫外灯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无极紫外灯箱体1、13根无极灯管16和两个支架7。无极紫外灯灯管1的外形尺寸为1000mm×500mm×500mm。
无极紫外灯箱体1包括侧壁和前、后两块端板101,侧壁和前、后两块端板构成的内腔为无极紫外灯的谐振腔,13根无极灯管16由两个支架7支承安装在无极紫外灯箱体1的谐振腔中。后端板101的中间有波导入口110。磁控管5启动后,微波通过波导入口110进入谐振腔,激励无极灯管16内的汞及惰性气体发光。
侧壁包括4块侧板102,相邻两块侧板102之间通过一块斜板103连接,斜板103的宽度小于侧板102的宽度;无极紫外灯箱体1的横截面为八边形,斜板103与相邻侧板102之间的夹角为135°。
端板101为正方形,正方形端板101的每一条边都通过一块斜板104与相邻侧板102的端部连接。两块相邻的斜板104通过一块等腰三角板105的腰连接,三角板105的底与邻近斜板103的端部连接。
其中,斜板104与侧板102的夹角为150°,斜板104与端板101的夹角为120°
无极紫外灯谐振腔内任意相邻内壁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之所以把接触角均做成钝角,是为了微波在谐振腔体内容易向腔体中间反射,被无极灯管16吸收,进而提高微波利用效率。
如图5所示,八边形结构的无极紫外灯在批量使用时,便于布置和安装,不会影响紫外光的照射效率。
虽然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了说明,但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可以具有其他变化和改变的形式,例如横剖面为六边形或其它多边形,甚至是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6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背包式热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