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荧光磁性镭射防伪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5261.8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平;吴志雄;曾家明;江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绿之彩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范钦正 |
地址: | 52831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磁性 镭射 防伪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荧光磁性镭射防伪薄膜。
背景技术
传统的镭射薄膜不具备荧光和磁性效果,未能满足人们对镭射薄膜防伪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对于其他防伪技术,仅靠单一的磁性防伪或荧光防伪,不能加入更多的预加条件因素形成多重防伪,所以防伪能力就显得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多重防伪、防伪能力好及环保性强的荧光磁性镭射防伪薄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荧光磁性镭射防伪薄膜,包括基材、镭射层、荧光油墨层及磁性层;其中,基材的下表面设置镭射层,镭射层的下表面模压出激光全息图文,基材的上表面设置荧光油墨层,荧光油墨层上表面设置磁性层。
荧光油墨层通过紫外光照射固化在基材的上表面。
所述基材为聚酯膜、聚丙烯膜或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厚度为15-22μm。
所述荧光油墨层的厚度为15-20μm。
所述磁性层的厚度为10-13μ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包括基材、镭射层、荧光油墨层及磁性层;其中,基材的下表面设置镭射层,镭射层的下表面模压出激光全息图文,基材的上表面设置荧光油墨层,荧光油墨层上表面设置磁性层,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多重防伪、防伪能力好及环保性强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荧光油墨层,具有荧光防伪效果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性层,具有磁性防伪效果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中的荧光油墨层的厚度为15-20μm,磁性层的厚度为10-13μm,具有使用效果好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中的荧光油墨层可采用环保的UV荧光油墨,环保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荧光磁性镭射防伪薄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与名称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荧光磁性镭射防伪薄膜,包括基材1、镭射层2、荧光油墨层3及磁性层4;其中,基材1的下表面设置镭射层2,镭射层2的下表面模压出激光全息图文,基材1的上表面设置荧光油墨层3,荧光油墨层3上表面设置磁性层4。
本实施例中的荧光油墨层3通过紫外光照射固化在基材的上表面,基材1为聚酯膜、聚丙烯膜或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厚度为15-22μm,荧光油墨层3的厚度为15-20μm,磁性层4的厚度为10-13μm。
具体操作时,在基材1的下表面设置镭射层2(涂料涂量在1-3g/m2,涂布后进行热烘干、电晕处理),镭射层2的下表面模压出激光全息图文,镭射层2的作用是让基材1具有激光镭射全息图文;然后在基材1的上表面涂布一层荧光油墨,荧光油墨可采用节能环保的UV荧光油墨,并通过紫外光照射的方法固化在基材1上形成荧光油墨层3。通过在印刷油墨中加入磁粉通过涂布或印刷的方式在荧光油墨层3上表面形成磁性层4。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绿之彩印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绿之彩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5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草包衣种子精准穴盘播种装置
- 下一篇:可靠、易更换的拉索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