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的电子脉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4675.9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6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芮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电子 脉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搏器,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的电子脉搏器。
背景技术
电子脉搏器是用来测量一个人脉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现代医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其生活方式,保健需求以及疾病种类、治疗措施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仍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认识、预防及早期发现这些疾病是十分必要的,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现在的电子脉搏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太适合绝大部分家庭的使用,没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足够的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简易的电子脉搏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传感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反向器、第二反向器、第三反向器、第四反向器、晶振、三极管、电源、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传感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晶振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传感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反向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反向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反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反向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反向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反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反向器的输入端和所述晶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反向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并接地。
具体地,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所述第一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所述三极管为NPN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整个电路由四个反向器组成了放大、整形与振荡电路,从手指上取出“指脉”信号,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手指前端在血压的作用下有一张一弛的感觉,将这个信号用传感器提取出来,转变为电信号,再以光和声的形式显示出来,就可以知道脉搏跳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感器B、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反向器IC1、第二反向器IC2、第三反向器IC3、第四反向器IC4、晶振BC、三极管Q、电源DC、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电源DC为直流电源,第一二极管D1为发光二极管,三极管Q为NPN型,传感器B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晶振BC的第一端均接地,传感器B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反向器IC1的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反向器IC1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第二反向器IC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反向器IC2的输出端与第三反向器IC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反向器IC3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反向器IC3的输出端、第四反向器IC4的输入端和晶振BC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反向器IC4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电源DC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并接地。
本实用新型中,由传感器B送来的电信号极其微弱,必须采用高输入阻抗的放大电路,由第一电阻R1将第一反相器IC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连接起来,它既是反馈电阻,也是偏置电阻,这就构成了带负反馈的放大器,第一电容C1用来阻止其产生自激振荡。第二反相器IC2作为整形器,这级工作在开关状态,如第一反相器IC1的输出电平高于第二反相器IC2的开启电平,第二反相器IC2输出低电平;如低于第二反相器IC2的开启电平,第二反相器IC2便输出高电平。由于第一级放大电路的反馈电阻(第一电阻R1)的值选取得当,使第一反相器IC1的输出刚刚超出第二反相器IC2的开启电平,一旦传感器B有了微弱的信号输出,经过第一反相器IC1的放大,第二反相器IC2整形后输出高电平,第二反相器IC2在静态时输出低电平。第三反相器IC3和第四反相器IC4组成了一个受控多谐振荡器,当第二反相器IC2输出高电平时,振荡器起振,调整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即可改变振荡频率,同时,第三反相器IC3驱动晶振BC发出音响,第四反相器IC4接三极管Q驱动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D1)发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芮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芮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46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