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用的材料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2943.3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军;马春宝;潘恩林;杨晓莉;王庆红;佟秀峰;王睿;黄媛媛;郑何程;叶明;夏研;权崇国;李军辉;郭丽娜;段效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16 | 分类号: | C09K8/516;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吞吐 井暂堵增 能用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稠油吞吐开发后期为了增油而采取的一种暂堵酸化增油技术,具体是关于一种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用的材料块,属于稠油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稠油油藏吞吐开发后期,普遍存在低效井增多、经济效益明显变差的情况;蒸汽在渗透性好的油层反复吞吐,一些油层无法有效动用;地层压力低,常常导致注汽开井后不出等矛盾。目前虽然有很多文献报导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办法,但由于成本、技术、安全等多方面的原因,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现有技术中用于油井的暂堵技术也是花样繁多,有用于钻井的,有用于压裂的,有用于水井的,也有用于暂堵调剖的等等。例如:,申请号为00102576.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旧聚烯烃制备的暂堵剂;申请号91101010.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溶性地层暂堵剂;申请号93114648.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油田配注作业施工的暂堵技术;申请号99113250.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温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410009408.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溶性压裂酸化暂堵剂;申请号200510072118.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水解高弹性修井液暂堵剂;申请号200910082151.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田深部暂堵的调剖剂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0910086548.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910090931.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田注水井酸化暂堵剂;申请号200910237814.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强度高可控破胶化学暂堵液体胶塞;申请号200910242178.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田油层酸化用触变凝胶暂堵剂及制备和应用;申请号200910243764.2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化学暂堵胶塞缓释破胶剂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130407.8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中高温油气藏的暂堵剂;申请号201010134590.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用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599287.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油水井重复压裂用暂堵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033337.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温混相暂堵封窜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095943.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油田高含水后期油层持续稳产高效堵解联作新方法;申请号201110256819.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钻井堵漏用高分子聚合物吸水材料;申请号201110330609.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酸压暂堵剂;申请号201210028177.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漏失油井微球暂堵剂。
上述现有技术中所用的油井暂堵剂特别是用于稠油井蒸汽吞吐末期的暂堵剂中,其普遍存在用量大、效果单一、成本高等问题。
故而亟需对现有的稠油井蒸汽吞吐末期暂堵方法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用的材料块,将其用于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处理,针对性强,施工简单,多效合一,且成本低廉,并能带来具有显著增能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用的材料块(本实用新型中也称为“固体暂堵材料”或“暂堵块”),该材料块包括由多个直径5~6mm的树脂小球堆叠而成的外形为圆柱体状的本体,圆柱体状的本体轴向中心设有贯通孔;圆柱体的外围直径50~150mm,长度50~150mm;贯通孔直径5~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树脂小球是材质为尼龙1010的树脂小球。尼龙1010外观:洁白或微黄半透明颗粒,相对密度:1.03~1.05,熔点(℃):200~210,含湿度(%):≤1.5,相对粘度:1.9~2.3,拉伸强度(MPa):≥42,静弯曲强度(MPa):≥78,缺口冲击强度(KJ/m2):≥20,体积电阻(Ω.cm):1014~1015,表面电阻(Ω):1014~1015,马丁耐热(℃):42,热变形温度(1.81MPa,℃):45,成型收缩率(%):1.2~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圆柱体状的本体内多个树脂小球堆叠在相邻树脂小球之间形成堆叠空隙,该空隙内填充有碳酸氢铵材料。填充的碳酸氢铵材料一方面可起到粘连固定各树脂小球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稠油蒸汽吞吐井暂堵增能处理中对增能效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2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