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防揭封样品密封袋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652707.1 申请日: 2013-10-22
公开(公告)号: CN203624154U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曹颖;曹国营;钱成玉 申请(专利权)人: 曹颖;曹国营;钱成玉
主分类号: B65D30/08 分类号: B65D30/08;B65D30/10;B65D33/18;B32B15/085;B32B7/12;B32B15/09;B32B27/08;B32B29/00;B32B33/00
代理公司: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代理人: 张亚军;杨金才
地址: 100107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伪 防揭封 样品 密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防揭封样品密封袋,尤其指一种对待测待鉴定样品的防揭封流转与储存并且能够保障样本在采集、储运、保管过程中“原始性”的防伪防揭封样品密封袋,同时亦可防范恶意开封篡换样本或物证。 

背景技术

近年国家采取多种措施逐步的对药品监督、检验、抽验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但当前质量监管领域食品、药品(物证)抽样处理仍然存在如下几项主要问题: 

1、各地对抽验密封交接程序认识观念淡漠。轻视抽验封装关键程序环节,习惯以往抽验封装程序模式。甚至误认为药品抽样程序是内部交接,没有必要把抽验密封交接程序搞的那样烦琐,华而不实、增加成本。目前机制甚至造成企业有意篡改样本的几率增加。 

2、法律上不够严谨,抽样程序漏洞较大。对样品交接存在的法律方面的漏洞所能产生的后果不清晰。如果一旦出现法律纠纷,药品抽样人员、样品运输人员、药品接收人员和实验室检验人员很难说清楚某一个环节窜改了样品。使药品监督执法处于无效或被动地位,并有多起案例教训。 

3、变相剥夺当事人的样品认证(质证)权利。药品监督抽样人员面对物证样品,往往很难摆正自己的位置。认为封装封签是给监督检验内部交接的,而没有顾及到被抽验单位当事人的的要求和法律权利。如果当事人对产品检验鉴定结果质疑时,作为样品处理程序主体的执法检验人员,就会找不到带有当事人等双方签字的原封签的状态(目前并不要求保存原密封袋或封签,封装材质也无法保证封签的防伪完整性和有效性),很可能会被有经验的律师推翻检测结论,导致无效检验或行政败诉。 

4、防止样本程序过程污染很难保障。由于没有隔离包装,甚至将胶水直接涂在样品外包装上,抽样粘贴污染对下一步药品综合勘验、外观检验、原始包装 认定等带来无法补救、无法修复的结果。样品往往如“绷带缠绕、伤痕累累”,也有损“样品尊严”和抽样执法尊严。现有的部分地区采用包装纸袋标识标示不清不规范,很难在袋质表面直接书写记录、质证签字。因为袋子及印刷等原因很难清晰标示签字及相关信息内容(容易戳破或油墨污染)。另外,光线、雨雾天气、环境湿度、粘贴水分、挥发物质、运输挤压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样品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品不合格概率增加。也会使质量责任无法追究。 

5、抽验管理措施装备落后,抽验封装效率低下。由于各地对规范严谨抽样过程可行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还在用最原始的抽验包装形式抽取样品。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新的执法模式、新的创新材料、新的采样技术手段等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有时宁可将几百元、几千元资金花在毫无意义的(部分抽样品种)实验室检测上,也不愿去花几元钱用在规范严谨样品采集程序上。 

为了规范生产、经营、监督、检测各个环节,提高执法抽样的严谨性、可靠性、维护各方质证权利,亟需一种提供多重严谨设计保证的介质包装,提高抽样、采样、样本物证的可靠性,提高抽样效率、便于责任追溯、便利现场密封、样本储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防揭封样品密封袋,其可以很好的保证样品的原始性,真实性,解决了在抽样、采样、运输、转交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样品失真,被调换,被污染等情况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伪防揭封样品密封袋,包括正面,背面,密封口,其中,所述正面由外向里依次由面层、夹层、里层三层结构复合贴合而成;所述背面由外向里依次由镭射层、复合层、PE层复合贴合而成;所述里层的侧边、底边与背面的PE层的对应边缘热合封装,在所述密封袋上端形成防伪封口袋口,所述袋口设置密封口,所述密封口包括A封口、B封口两部分,所述A封口依次由基底复合层和粘贴面复合层贴合而成;所述基底复合层与袋体上边缘内表面贴合;所述B封口依次由底层、中间层、表面处理层贴合组成;所述底层与袋体上边缘内表面贴合,所述密封口通过A封口的粘贴面复合层与B封口的表面处理层贴合实现。 

其中,所述面层由PET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夹层由VMPET复合材料或PET 复合制成,所述里层由PE或LLDPE材料制成;所述镭射层为LLDPE或PE材料制成的,且袋体的该层布满镭射文字或图案;所述复合层由PET材料制成、所述PE层由PE材料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颖;曹国营;钱成玉,未经曹颖;曹国营;钱成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2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