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式血液细胞分析装置的机械进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2323.X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中;郭振伟;马彪;呼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细胞 分析 装置 机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干式血液细胞分析装置的机械进样系统。
背景技术
全血分析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和分析的重要环节,直接指导着后续医疗行为的开展,血细胞分析仪就是专门针对全血进行分析的仪器。当前临床使用的各类型血细胞分析仪主要基于两类方法:湿式分析技术和干式分析技术。前者根据不同种类血细胞在物理和生化性质方面的差异,基于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流路、光路,采用细胞染色、光散射、电阻抗等方式进行细胞种类判别和计数。基于此方法的分析仪器计数成熟,结果准确,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及实验室。但此类仪器体积庞大,内部结构复杂,对流路和光路精密度要求较高,在检测的同时需要血液、鞘液和稀释液等液体试剂相配合,试剂耗材消耗量较大,且需要定期进行保养维护,抗震性能较差,检测成本较高不适合在野战和灾害医学救援等特殊情况下使用,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技术来满足这种要求,基于干式离心分层术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应运而生。干式分析技术主要采用细胞染色和离心分层技术对全血进行预处理,获取分层后血样毛细管,继而通过采集透射光信号获取血样体积及红细胞层厚,通过荧光信号获取白细胞组分(粒细胞层、淋巴及单核细胞层、血小板层)厚度,最后将厚度信息转化为单位体积血液内组分含量,实现全血分析。该方法不存在对流路的要求,仪器结构简单,抗震性好,且无需定期保养。当前市场上基于干式技术的分析仪器主要采用逐行扫描配合光电二极管成像,或采用分段扫描配合单色线阵CCD进行信号采集,其所附加的机械驱动装置,滤光片及切换装置是抗震性能提升的瓶颈。同时,机械驱动式扫描大大延长了检测分析时间,在进行大批量血液样本分析时充分暴露了其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设备因检测方法所导致抗震性能较差和检测时间长的缺点,提供一种干式血液细胞分析装置的机械进样系统,提高了系统运行速度,充分节省了分析所需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干式血液细胞分析装置的机械进样系统,包括进样槽2、毛细管4、底座11、支撑台15、水平滑轨12、弹簧夹14、轴承16、抓手18、推进用直线电机13、旋转用直线电机17、推进用直线电机固定座、旋转用直线电机固定座、轴承固定座。其中,所述进样槽固2定在装置外壳上,支撑台15正上方;所述推进用直线电机固定座、旋转用直线电机固定座、轴承固定座和水平滑轨12固定于底座11上,旋转用直线电机固定座安装孔中心与轴承固定座安装孔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水平滑轨12中心线、推进用直线电机固定座中心线与轴承固定座安装孔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旋转用直线电机17的电机轴与轴承16相连,可控制轴承转动;所述支撑台15连接于水平滑轨12上,其与水平滑轨12滑动配合;所述弹簧夹14固定于支撑台15上,将毛细管4放到弹簧夹14上后,毛细管4中心与所述轴承安装孔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抓手18固定于轴承16中心上。
其中,所述进样槽2为放置毛细管4的导向槽,操作人员通过进样槽2将毛细管4放置到支撑台15上。
其中,所述支撑台15在水平导轨12上滑动,在推进用直线电机13驱动下可将离心后毛细管4推进到抓手18中。
其中,所述弹簧夹14与推进用直线电机13的电机轴配合,电机轴进入弹簧夹14中,弹簧夹14打开,这时可将毛细管4放置在弹簧夹14上,电机轴离开弹簧夹14时,弹簧夹关14闭,这样可夹紧毛细管4。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干式血液细胞分析装置的机械进样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分析装置的进样系统相比,采用推进用直线电机13、旋转用直线电机17、水平滑轨12共同作用于毛细管4,大大提高了装置的进样速率和抗震性能,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行速度,充分节省了分析所需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进样系统所适用的干式血液细胞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式血液细胞分析装置的机械进样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为打印机;2为进样槽;3为液晶显示器;4为毛细管;5为红色光源;6为光电传感器;7为蓝色光源;8为透镜;9为彩色线阵CCD图像传感器;10为主控模块;11为底座;12为水平滑轨;13为推进用直线电机;14为弹簧夹;15为支撑台;16为轴承;17为旋转用直线电机;18为抓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倍肯恒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2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机环境下可信平台模块的虚拟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组隔热的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