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2314.0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陆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55/08 | 分类号: | B65B55/08;B65B5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田利琼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药品包装 表面 消毒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食品、药品中的细菌和霉菌主要来自外界环境的污染,其中包装带菌是重要因素。包装材料及容器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全过程中要经历数十个工序,相当部分的工场、食库和运输工具卫生条件差,包装工序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势必使食品包装染上大量细菌和霉菌,严重影响食品的卫生。因此,食品加工部门要采取必要的灭菌、消毒措施,以达到抑制或杀灭菌、消毒措施,以达到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食品或药品包装染上大量细菌和霉菌,严重影响食品或药品的卫生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
为达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包括进料斗、出料斗、传送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前部,所述出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尾部,所述消毒装置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
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循环输送带以及驱动所述循环输送带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所述循环输送带转动。
优选地,若干根所述紫外灯管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方和下方。
优选地,若干根所述紫外灯管环绕所述循环输送带圆周均布。
优选地,所述紫外灯管是中压灯或低压高强灯。
优选地,所述循环输送带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镂空孔,位于所述循环输送带下方的所述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透过所述镂空孔照射到包装袋与所述循环输送带接触的那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包装袋的传送装置上设置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当包装袋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运动时,受到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线的照射,由于紫外线杀菌作用很强,杀菌效率又高,因此能高效地杀灭粘附在食品或药品包装袋表面的细菌或霉菌,从而保证食品或药品的卫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循环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紫外灯管的另一种的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包括进料斗1、出料斗2、传送装置3和消毒装置4,进料斗1设置在传送装置3的前部,出料斗2设置在传送装置3的尾部,消毒装置4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41。传送装置3包括循环输送带31以及驱动循环输送带31转动的电机32,电机32通过皮带33驱动循环输送带31转动。为使随着传送装置3运动的包装袋能够被彻底消毒,如图1所示,紫外灯管41均匀地设置在循环输送带31的上方和下方。当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紫外灯管41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排布方式,如图3所示,紫外灯管41与循环输送带31输送的方向平行,并且若干根紫外灯管41按圆周均布的方式,均匀地环绕在循环输送带31的周围。
为使处于循环输送带31下方的紫外灯管41发出的紫外线能透过循环输送带31,从而照射到包装袋与循环输送带31接触的那一面上,如图2所示,循环输送带31由编织绳312交错编织而成,相邻的编织绳312之间形成棱形的镂空孔311。这样位于循环输送带31下方的紫外灯管41发出的紫外线通过镂空孔311可以照射到包装袋与循环输送带31接触的那一面。
为取到较好的灭菌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紫外灯管41采用中压灯或低压高强灯。
实践表明,紫外杀菌的效果主要与紫外线照射到包装袋的表面强度和照射时间有关,由于实际上细菌大部分是呈团状或多层叠加的方式排布,为达到较彻底的杀菌效果,紫外线照射剂量需达到10mJ/cm2。在本实施例中,包装袋在循环输送带31上运动时,被紫外灯管41照射的时间大约为10s~30s,因此紫外灯管41对包装袋的表面照射强度,优先选用3mw/cm2~10mw/cm2。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2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推式防护外罩装置
- 下一篇:实现网络传真的方法、系统与传真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