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GD121卷烟机双传送头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51119.6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2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白东华;何昆安;张晨光;肖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红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6 | 分类号: | B65G23/06;B65G23/4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d121 卷烟 传送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机械中将烟支从卷烟机传送到接嘴机的设施,具体涉及GD121卷烟机双传送头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烟机的双传送头是GD121设备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它担负着烟支从卷烟机传送到接嘴机的重要任务,但由于传送头的传动方式为梯形齿带轮传动,梯形齿与带轮的传动过程中,由于梯形齿容易磨损,传动间隙大,传动平稳性差,生产过程中容易跳齿异响等,特别是出现烟支传送问题较多,如传送头在传送烟支过程中出现甩烟现象、转烟器阻塞、烟支皱纹、磨损后修理存在的误区等,从而造成GD121卷烟机生产作业率长期达不到工厂和部门的要求。
通过查阅GD121卷烟机组的交接班记录可以明显看出“转烟器阻塞”故障出现频次较多,制约了GD121有效作业率的提升。然后又对“转烟器阻塞” 具体故障类型以及维修频次进行调查统计,根据调查发现,双传送头传送系统故障维修频次最多,占转烟器阻塞总维修频次的73.58%。最后发现GD121卷烟机组的梯形齿带在与梯形齿带轮啮合时梯形齿一侧频繁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齿的啮合过程中,不会造成应力集中的面-面接触的过程很短,其余都是处在应力集中于一点的极端情况下,故加剧了磨损,所以齿的磨损加快,以致于最后磨成弧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GD121卷烟机双传送头传动机构,其结构简单且受力合理,无需过多更换过多零部件,可大大降低转烟器阻塞现象,延长齿形带的使用寿命。
解决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双面齿形带和对应的主动轮、被动轮和张紧轮的齿形表面为弧形齿,并且正好进入啮合的点接触齿前面相邻的各齿处于面接触啮合,正好脱离啮合的点接触齿后面相邻的各齿处于面接触啮合。
所述的双面齿形带和对应的主动轮、被动轮和张紧轮的齿槽型为S8M。
双面齿形带的节线长为2360mm,齿数为295;主动轮和被动轮齿数为62,节径157.88 mm,外径156.51mm;张紧轮的齿数为38,节径96.77 mm,外径95.39mm。张紧轮的张紧量为9.0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现有的梯形齿的双面齿形带及主动轮、被动轮和张紧轮的齿槽型改为弧形齿,改善了带齿与齿槽在啮合时的应力分布,使其应力分布较好,尽量避免频繁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达到带齿磨损迟缓、齿形带传动平稳的状态,从而有效的降低了GD121转烟器阻塞的维修频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齿形带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轮、被动轮和张紧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动轮1、张紧轮2、被动轮3、双面齿形带4、张紧轮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各图,本传动机构的改进为,双面齿形带4和对应的主动轮1、被动轮3和张紧轮5的齿形表面为弧形齿,并且调整几何参数,使得正好进入啮合的点接触齿前面相邻的各齿处于面接触啮合,而正好脱离啮合的点接触齿后面相邻的各齿处于面接触啮合,从而把接触的应力大大的减弱了,虽然出现部分点-面接触,但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另外弧形齿使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了,这样的话在同样的受力情况下弧形齿大大均化了应力。本机构的双面齿形带4和对应的主动轮1、被动轮3和张紧轮5的齿槽型优选为S8M,双面齿形带4的节线长为2360mm,齿数为295;主动轮1和被动轮3齿数为62,节径157.88 mm,外径156.51mm;张紧轮的齿数为38,节径96.77 mm,外径95.39mm。张紧轮5的张紧量为9.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红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红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51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管道的滑动支座
- 下一篇:一种单电机冗余自动胶带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