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水农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9843.5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喻朝庆;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田园兰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E03B3/28;E03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贾玉姣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农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水农业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35%,季节性干旱缺水的现象几乎在世界所有地区都存在。由于降水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球表面植被分布的地带性差异显著;荒漠化或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低下,农牧林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由于水资源的严重限制而难以发展。在目前全世界的供水中,农业用水占绝大多数。例如,中国的农业用水占了60%以上,北方地区占到了75%。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绝大多数农业用水都通过蒸发和蒸腾等方式转化为气态水并释放到大气。这种由液态水到气态水单向消耗方式导致水资源短缺地区的农业和其它产业难以发展。
在国内外水、热等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往往由于人口过分集中,资源消耗巨大,环境破坏严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重大挑战。例如,中国东部粮食主产区目前承受的耕地、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等压力越来越大,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困扰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应对这些问题的一种方式是改变传统农业的单向耗水模式,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尺度的水分循环,以最少的水资源长期满足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水资源问题得到解决后,全球和中国的荒漠化和干旱缺水地区有可能变成新兴的农牧林业生产基地。与此同时,这还将有助于促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范围利用,革命性地推动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粮食安全、荒漠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真正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实现农业温室中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空气水农业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水农业系统,包括:农业温室,所述农业温室具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和供水进口;气态水回收装置,所述气态水回收装置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液态水出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农业温室的空气出口相连,所述液态水出口与所述农业温室的供水进口相连;和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气态水回收装置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水农业系统,通过农业温室防止蒸发和蒸腾出来的气态水直接进入自由大气,通过气态水回收装置对农业温室排出的气态水进行回收和液化得到液态水,并将此液态水再次施放到农业温室内以供植物生长,从而实现了农田用水的循环利用,在消耗较少水资源的情况下完成农业生产,节约了水资源且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气水农业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动力源为绿色能源。
具体地,所述绿色能源为太阳能和/或风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态水回收装置的液态水出口与蓄水设施相连,所述蓄水设施的出水口与所述农业温室的供水进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水农业系统还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集雨装置,所述集雨装置与所述蓄水设施相连。从而减少运行气态水回收装置的能量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态水回收装置包括空气制冷装置和液态水回收装置,所述空气制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和所述液态水出口分别形成在所述壳体上;风机,所述风机和所述动力源相连,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农业温室向所述壳体内流动;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降低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温度。
具体地,热交换装置包括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蒸发器设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冷却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动力源相连。
具体地,热交换装置包括空气-空气热交换器,所述空气-空气热交换器有交叉风道,用于将从所述农业温室排出的空气和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具体地,热交换装置包括水-气热交换器,所述水-气热交换器具有风道和水管,所述风道与所述壳体内连通,以利用所述水-气热交换器的所述水管内的低水温对从所述农业温室排出的空气进行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地下风道,所述地下风道与所述空气出口和所述壳体的所述进气口连通,以利用地温直接对所述地下风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态水回收装置包括地下风道和液态水回收装置,所述地下风道的入口构造成所述进气口,所述地下风道的出口构造成所述出气口,所述液态水出口设在所述地下风道上,所述地下风道利用地温直接对进入到所述地下风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气态水回收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器。从而保障液态水的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田园兰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田园兰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9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开裂GRC复合预制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温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