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针机单针杆分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9585.0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寅;刘仙茹;马军;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20 | 分类号: | D05B69/20;D05B5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针机单针杆 分离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针机单针杆分离机构。
二、背景技术:
目前的双针平缝机只有在离合针杆双针平缝机中有针杆分离机构,进行左、右针杆切换缝纫,在缝料上会形成两条或至少一条锁式线迹。对于缝制过程中特殊工序比如连续缝制裤腰时,为方便下一道工序制作前、后有一段不需要形成线迹,就无法实现。而我们做的单针杆分离机构,实现了该功能。在缝制过程中通过按下操作手柄,针杆不做上下运动,就不会形成缝纫线迹。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针机单针杆分离机构,其操作扳手置于机壳的上方,在缝制过程中不需要缝纫线迹时扳下扳手手柄,柱塞轴压下针杆组件上方的针杆调节杆,针杆调节杆向下运动使针杆接头与针杆组件分离,针杆组件与针杆支架组件在钢球的作用下固连起来,针杆接头上下运动,而针杆不动。在正常缝纫时,抬起扳手手柄,柱塞轴复位,针杆组件上方的针杆调节杆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针杆与针杆接头通过钢球固连起来,针杆组件与针杆支架分离,针杆接头上下运动,针杆同时做上下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针机单针杆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杆支架组件和针杆操作组件,所述的针杆支架大组件包括针杆支架、针杆组件、止摆块外导轨、止摆块内导轨和针杆限程挡板,所述的针杆组件穿设于针杆支架的上下轴套之间,所述的针杆支架的上下轴套之间的针杆组件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止摆块和针杆接头,所述的针杆接头的一侧设置有止摆块内导轨,止摆块内导轨的滑动槽套设于止摆块伸出端的圆周面上,所述的针杆支架的上端部的下平面上设置有“U”型针杆限位挡板,针杆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止摆块外导轨;所述的针杆操作组件包括轴套、操作扳手和扳手手柄,所述的轴套内设置有柱塞轴,柱塞轴上绕设有复位簧,操作扳手的一端通过扳手轴与轴套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扳手手柄,所述的轴套设置于针杆组件上端的缝纫机机壳上;所述的针杆组件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和钢球孔。
所述的扳手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挡圈一和开口挡圈二。
所述的操作扳手靠近开口挡圈一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柱。
所述的钢球孔至少设置有两个,其内设置有钢球。
所述的止摆块通过止摆块双垫块卡设于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操作扳手置于机壳上方,操作方便。
2、采用单针杆分离,实现了单针杆双针机针杆分离的要求。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针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于机壳上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针杆支架, 2-针杆接头,3-止摆块, 4-止摆块双垫块,5-调节杆, 6-卡槽,7-钢球孔一,8-钢球一,9-钢球孔二,10-钢球二,11-针杆组件,12-止摆块外导轨, 13-止摆块内导轨,14-针杆限程挡板, 15-复位簧,16-扳手手柄, 17-操作扳手,18-限位柱,19-开口挡圈一,20-柱塞轴,21-轴套,22-扳手轴22,23-开口挡圈二。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双针机单针杆分离机构,包括针杆支架组件和针杆操作组件,所述的针杆支架大组件包括针杆支架1、针杆组件11、止摆块外导轨12、止摆块内导轨13和针杆限程挡板14,所述的针杆组件11穿设于针杆支架1的上下轴套之间,所述的针杆支架1的上下轴套之间的针杆组件11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止摆块3和针杆接头2,所述的止摆块3通过止摆块双垫块4卡设于卡槽6内,所述的针杆接头2的一侧设置有止摆块内导轨13,止摆块内导轨13的滑动槽套设于止摆块3伸出端的圆周面上,所述的针杆支架1的上端部的下平面上设置有“U”型针杆限位挡板14,针杆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止摆块外导轨12;所述的针杆操作组件包括轴套21、操作扳手17和扳手手柄16,所述的轴套21内设置有柱塞轴20,柱塞轴20上绕设有复位簧15,操作扳手17的一端通过扳手轴22与轴套2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扳手手柄16,所述的扳手轴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挡圈一19和开口挡圈二23,所述的操作扳手17靠近开口挡圈一19的一侧还设置有限位柱18,所述的轴套21设置于针杆组件上端的缝纫机机壳上;所述的针杆组件11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6和钢球孔一7和钢球孔二10,钢球孔一7和钢球孔二10分别设置有钢球一8和钢球二10(参见图2)。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针杆支架组件设置于缝纫机机壳内部,在针杆组件11上端的调节杆5不受外力向下运动的情况下,钢球一8露出针杆钢球孔一7与针杆接头2下端的内锥面卡住,钢球二10内藏与钢球孔二9内,这时针杆接头2上下运动时,针杆组件11随之运动,当针杆组件11向上运动,止摆块3接触上针杆限程挡板14,在针杆组件11上端的针杆调节杆5受向下力作用向下运动时,钢球一8内藏与钢球孔一7中,与针杆接头2分离开,此时钢球二10露出针杆钢球孔二9内,正好针杆支架下轴套上的内锥面卡住。针杆支架下轴套是固定在针杆支架组件1上,这时针杆接头2上下运动时,针杆组件11就固定在针杆支架组件1上,不做上下运动,止摆块内导轨13固定在针杆接头2上,同时止摆块内导轨13的滑动槽套在止摆块3上的圆柱面上。止摆块外导轨12固定在针杆支架组件1上,止摆块外导轨12的滑动槽套在止摆块3上的圆柱面上。针杆操作组件固定于缝纫机机壳头部上端,柱塞轴20内置于轴套21内,且柱塞轴20外圆上套有复位簧15,扳手轴22穿过轴套21上端的孔内,两端安装有开口挡圈一19和开口挡圈二23,扳手轴22可以转动,操作扳手17固定在扳手轴22上,在扳手轴22上连接有限位柱18和扳手手柄16。工作时,手动扳手手柄16向下运动,操作扳手17前端的凸轮面就会压下柱塞轴20,同时针杆组件11向上运动时柱塞轴20压下针杆调节杆5,起到分离针杆组件11的作用。相反,手动扳手手柄16向上运动至限位柱碰上轴套21的外圆,此时在复位簧15的作用下,柱塞轴20向上运动,回复到初始位置,针杆组件11向上运动时柱塞轴20不再对针杆调节杆5加力,针杆调节杆5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始位置,针杆组件11和针杆接头2固接起来,同时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9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