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9577.6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龙扬际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靠爆破料打开或破坏容器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灭火器,又称灭火筒,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藏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警。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警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筒内藏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灭火装置的更新换代可谓是日新月异。爆炸型灭火装置就是一种近些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灭火装置。我国公开了一项爆炸灭火器实用新型专利,其申请号是201120112040.7,申请日是2011年04月17日,该爆炸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当火情发生时,将其扔向火源,外部塑料容器烧化使灭火剂释放出,然后灭火剂四处飞溅,散落到着火的物质上,进行灭火。爆炸型灭火装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具有如下主要优点:
1、可以自动感应:当无人值守时,全自动灭火;
2、灭火操作简单:无需专业培训,男女老少只需在远离火源处轻巧投掷即可灭火;
3、当发生火灾时,爆炸声可以提示附近的人员。
然而,灭火装置需要被火烧化容器,灭火剂才能喷出,而且外界火灾现场有不确定性,若只烧化其中一侧,则灭火剂喷洒会偏向烧化一侧。造成了使用灭火器反应速度慢、喷洒不均匀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迅速、喷洒均匀的中置灭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包括容器、灭火剂和密封盖,所述灭火剂放置于容器内,所述容器开口向上,容器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密封盖,还包括支架、引爆球和引爆剂;
所述容器内设有引爆球,引爆球位于容器的几何中心,所述引爆球内装有引爆剂,引爆球通过支架固定在容器内,所述支架为空心管状,支架内设有引线,所述引线一端与引爆剂相连,另一端位于容器外。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其中所述容器为半球体,所述密封盖为与其配合的扁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其中所述引线的材料为易燃材料或导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其中所述密封盖与容器同为塑料材质,密封盖与容器为熔接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其中所述支架为四根或六根。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其中所述支架与容器为熔接密封,所述引爆球与支架为熔接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其中所述密封盖材质厚度大于容器材质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其中所述密封盖材质厚度小于容器材质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通过引线引爆引爆剂,使灭火剂迅速向四处散落,达到第一时间快速灭火的效果。并且引爆球位于容器的几何中心,能够使容器爆炸均匀爆炸,达到均匀喷洒灭火剂、并且更大面积地喷洒灭火剂的效果,使保护人民财产安全得到最大保护。
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中容器为半球体,能够使容器爆炸更为均匀。引线为易燃材料或导热材料,能够使灭火器反应更为迅速。密封盖与容器熔接,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灭火器的密封性能,从而使灭火器拥有更长的保质期。支架数量为四根到六根为宜,既能达到固定引爆球的效果,又能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支架和容器为熔接密封、支架和引爆球为熔接密封能够增加支架与灭火器之间的密封性能,延长灭火器的保质期。密封盖厚度大于容器能够使灭火剂大面积均匀喷洒,密封盖厚度小于容器厚度能够使灭火剂集中喷洒。实现了灭火器在不同火灾现场都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中置灭火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实施例1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实施例1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实施例2主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实施例2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置灭火装置包括容器1、灭火剂11和密封盖12,所述灭火剂11放置于容器1内。所述容器1形状为开口向上的半球形。容器1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扁圆柱体密封盖12。所述密封盖12和容器1的材料均为塑料。密封盖12厚的大于容器1的厚度。密封盖12与容器1为熔接密封。还包括支架3、引爆球2和引爆剂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龙扬际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龙扬际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9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机故障切换
- 下一篇:一种基于CPU核管理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