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9257.0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1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樊勇;龙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作为电子产品必备品的电连接器结构,也成了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物品之一。
现有电连接器结构,其连接通常较为简单,但容易脱落,拆装不够简便,可能导致数据传输的中断和信息的损坏。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电连接器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电连接器结构,其连接通常较为简单,但容易脱落,拆装不够简便,可能导致数据传输的中断和信息的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含公端和母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端为上端开口的框形,其开口的两侧端缘分别向内垂直延伸有一卡接部,所述母端的后侧开有两个开口,分别供一第一连接端子伸入以进行连接;
所述公端包含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设有左右两个插接部,所述本体内设有纵向贯通整个本体的插孔,所述各插孔分别供一第二连接端子插入;
所述公端还包含位于本体两侧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分别从本体的侧部向外形成弯弧形,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前端和后端均一体连接至所述本体,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中间呈外凸中空形;
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前端形成一体连接于所述本体上的插块,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中空部分的前段处设有一向外凸起的三角形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所述插块的后端,其中,所述卡块设有一倾斜过渡边和后挡边,所述倾斜过渡边和后挡边之间形成尖角。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前端设有能由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伸入的前端连接部,后端设有至少两对对导线进行夹持的夹耳。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中空部分的后端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凸条。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能实现稳固的定位和固定,避免了不必要的脱落,拆卸便利,方便了使用;
2、导电端子定位准确,避免过度伸入和脱离,能有效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公端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公端的剖视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结构。
所述电连接器结构包含公端10和母端40,所述母端40为上端开口的框形,其开口的两侧端缘分别向内垂直延伸有一卡接部40,所述母端40的后侧开有两个开口,分别供一第一连接端子41伸入以进行连接。
参见图2和图3,所述公端10包含本体11,所述本体11为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制成,所述本体11的前端设有左右两个插接部12,所述本体11内设有纵向贯通整个本体的插孔13,所述各插孔13分别供一第二连接端子30插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子30的前端设有能由所述第一连接端子41伸入的前端连接部32,后端设有至少两对对导线31进行夹持的夹耳33。
所述公端10还包含位于本体11两侧的第一弹性臂20和第二弹性臂21,所述第一弹性臂20和第二弹性臂21分别从本体11的侧部向外形成弯弧形,所述第一弹性臂20和第二弹性臂21的前端和后端均一体连接至所述本体11,所述第一弹性臂20和第二弹性臂21的中间呈外凸中空形,所述第一弹性臂20和第二弹性臂21的中空部提供了所需的弹性。
所述第一弹性臂20和第二弹性臂21的前端形成一体连接于所述本体11上的插块25,所述第一弹性臂20和第二弹性臂21的中空部分的前段处设有一向外凸起的三角形卡块22,所述卡块22位于所述插块25的后端,其中,所述卡块22设有一倾斜过渡边26和后挡边27,所述倾斜过渡边26和后挡边27之间形成尖角。
所述卡块22的后端设有朝两侧扩大的肩部24,以提供固定后的定位。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20和第二弹性臂21的中空部分的后端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凸条23,以提供手指压迫时的摩擦力,避免打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龙腾中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92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USB的同步和定时系统
- 下一篇:感光固化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