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7727.X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玉秀 |
主分类号: | G01J1/50 | 分类号: | G01J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灯管 强度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医院院感科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紫外线灯管是目前医院使用最普通的消毒工具,但紫外线照射强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从而影响消毒效果。根据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紫外线灯的使用需要每半年监测一次。目前常用的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或紫外线强度检测仪,其中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因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被一些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目前,使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min。紫外线灯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线光敏纸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指示卡上左右两个标准色块,表示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灯管的不同辐照强度值,一个为70μW/cm2,一个为90μW/cm2。若测试的30W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值≥90μ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旧灯管,辐射强度值≤70μW/cm2,为不合格。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值≤70μW/cm2时应更换成新灯管。
但在使用过程中,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管下方时,处于紫外线的照射下,容易导致皮肤和眼睛的损伤。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上部具有上盖,内部设有若干竖向的隔板,所述若干竖向的隔板将柜体分隔为若干空腔;若干个用于安装紫外线灯管的灯管座,所述灯管座与所述空腔一一对应,且每个灯管座设在与其对应的空腔的上部;若干个抽板,所述若干个抽板横向设在所述空腔的下方,且抽板一端穿过所述柜体的一个侧壁伸出柜体外,所述抽板上设有用于放置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的凹槽,所述凹槽和灯管座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m;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灯管座相连,所述处理器还连接有电源、显示屏和调节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装置通过设置一个柜体,柜体上方安装紫外线灯管,下方放置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监测时,取下医院里待监测的紫外线灯放于柜体内,通过调节按钮调节紫外线灯管的打开及显示打开的时间,当打开时间超过5min后,再将抽板推入柜体内,使凹槽内的指示卡位于紫外线灯管的下方且距离为1m,当照射时间为1min后,取出指示卡,关闭紫外线灯管即可。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柜体可以阻挡紫外线,使操作人员免受紫外线的照射,减少由此可能带来的身体伤害。另一方面,处理器可以控制紫外线灯管在照射指示卡1min后自动关闭,也可以防止紫外线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操作人员免受紫外线照射的影响、安全有效的特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柜体上端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上盖的两侧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若干竖向的隔板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柜体内。
优选的,所述若干个抽板伸出柜体外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若干抽板伸出柜体外的一端通过向上伸出的凸棱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抽板的下方设有垫板。
优选的,所述灯管座还连接有镇流器。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齿轮,所述抽板的下方设有齿条,所述齿轮齿条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去掉上盖)。
其中,柜体10;上盖11;滑槽12;隔板13;灯管座20;镇流器21;抽板30;凹槽31;凸棱32;垫板33;控制系统40;电机5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玉秀,未经吴玉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7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