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色织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7599.9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军民;唐三湘;龚旭波;范树贤;杨大兵;张伟杰;樊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变色织带。
背景技术
织带常用于装饰衣物或者用于头饰,织带装饰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外部形象,现在的织带呈长条形,这类织带虽然色彩多样,但结构简单,通常为平整的平面,凹凸感差,不具有立体感,而且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类织带的视觉效果以及色彩均相同,无法变色。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648634U,公告日2010年11月24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带有锯齿边的织带,包括普通带,在普通带的两边均匀分布有锯齿边,锯齿边与普通带所用的纬线为同一根线。这类织带虽然色彩多样,但结构简单,通常为平整的平面,凹凸感差,不具有立体感,而且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类织带的视觉效果以及色彩均相同,无法变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增强整体立体感、在不同的角度看的色彩和视觉效果均不同、更加亮丽的变色织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变色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的织带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加密凸纹,相邻两个加密凸纹之间密布有反光点,所述的织带本体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反光带,反光带与纬纱交错连接形成所述的反光点。织带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加密凸纹,加密凸纹是由纬线在编织过程中通过增加密度的方式使加密凸纹处凸起在织带本体表面,使织带本体更具有凹凸感,增强织带的立体感和视觉效果。织带本体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反光带,反光带与纬纱交错形成间隔密布在两个加密凸纹之间的反光点,反光带具有较强的反光效果,交错形成的反光点在不同的角度看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因此,反射后的亮度不同,进而在不同角度的看能够使织带本体具有不同的色彩和视觉效果。即利用发光纤维丝与其它丝线合理搭配,结合织物组织设计,使产品在光线照射后出现不同的发光反应,织带本体产生变色效果。反光点搭配加密凸纹,增强织带的立体感、和不同位置看所具有的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色彩亮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经纱还包括七彩纱,七彩纱与反光带间隔设置且间距相等。经纱还包括七彩纱,七彩纱与反光带间隔设置且间距相等,使织带本体不仅能够反射光,而且自身具有不同的颜色,当反光点反光时,能够反射反光点附近的七彩纱的颜色,增强织带的视觉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七彩纱和反光带之间设置有定型主纱。七彩纱和反光带之间设置有定型主纱,定型主纱能够对整体进行定型,便于经纱与纬纱的交织。
作为优选,所述的纬纱呈蛇形管形,纬纱与经纱构成平纹组织结构或者斜纹组织结构。纬纱呈蛇形管形,防止经纱松散,纬纱与经纱构成平纹组织结构或者斜纹组织结构,提高织带本体的结构强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变色织带具备下述优点:1、织带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加密凸纹,加密凸纹是由纬线在编织过程中通过增加密度的方式使加密凸纹处凸起在织带本体表面,使织带本体更具有凹凸感,增强织带的立体感和视觉效果;2、织带本体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反光带,反光带与纬纱交错形成间隔密布在两个加密凸纹之间的反光点,反光带具有较强的反光效果,交错形成的反光点在不同的角度看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因此,反射后的亮度不同,进而在不同角度的看能够使织带本体具有不同的色彩和视觉效果;3、经纱还包括七彩纱,七彩纱与反光带间隔设置且间距相等,使织带本体不仅能够反射光,而且自身具有不同的颜色,当反光点反光时,能够反射反光点附近的七彩纱的颜色,增强织带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纬纱,2-定型主纱,3-反光带,31-反光点,4-加密凸纹,5-七彩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变色织带,包括织带本体,织带本体包括经纱和纬纱1,经纱包括反光带3、七彩纱5和用于定型的定型主纱2,纬纱1呈蛇形管形,经纱和纬纱构成平纹组织结构。反光带3等间距分布,七彩纱5与反光带3交错分布,定型主纱2位于反光带3和七彩纱5之间。织带本体上间隔密布有加密凸纹4,纬线在编织过程中通过增加密度的方式使加密凸纹处凸起在织带本体表面。反光带3和纬纱1交错编织,使反光带3在织带本体上形成间隔分布的反光点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75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