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网叠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7416.3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镜喆;徐春花;刘玉亮;尤玉飞;王俊鹏;徐申生;侯寒停;王涛然;李炎;任凤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加 染料 太阳能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网叠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TiO2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禁带宽度为3.2ev,在增强光电转化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电子学、光电转化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纳米 TiO2作为一种绿色功能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N型半导体、化学与机械稳定性、光催化性、生物活性及低制备成本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器件及传感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一般采用阴极和光阳极相对设置,两者之间充斥电解质,这种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光阳极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小,导致该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网叠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通过对光阳极和电池结构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光阳极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光电转换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网叠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包括腔体、光阳极和腔体内的I-/I3-型电解质,所述腔体为导电玻璃围成的空腔,该空腔的两端通过密封膜密封,光阳极设置在空腔的中心位置,所述光阳极为双层网状结构叠加而成,且两层网状结构为相对转动大于0°、小于180°的角度后的叠加,光阳极上生长有二氧化钛纳米管层,二氧化钛纳米管层上吸附有敏化染料。
所述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镀有金属铂层,非阳光入射端导电玻璃的非导电面上镀银层或铝层。
所述网状结构的光阳极的网孔形状为菱形,且两层网状结构相对转动90°后叠加构成光阳极。
所述光阳极的材质为工业纯钛、锌或黄铜。
本实用新型中,光阳极上生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层可以通过钛阳极氧化得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敏化染料可以每层网各用一种敏化染料,也可以是每层网上用两种敏化染料,敏化染料不同种主要是为了响应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扩展光响应范围,敏化染料有N719,N3,GD3,Z907等可供选用。
本实用新型中,在导电玻璃的导电面上镀金属铂层,非阳光入射端导电玻璃的非导电面上镀银层或铝层做镜面处理,其目的有两个:其一,利用铂的催化作用,增大了电子的传输速率,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其二,将射进电池内但被反射的光线通过导电玻璃镜面二次反射后再次照射到光阳极上,从而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将导电玻璃作为阴极,并将光阳极放置于导电玻璃构成的空腔内,这样不仅使光阳极与阴极相对的表面积增加,从而增大了接受光照的表面积,而且也可以将射进电池内但被反射的光线通过导电玻璃镜面二次反射后再次照射到光阳极上,从而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2)通过将光阳极设置为双层网状结构,增大了其上生长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层的表面积,从而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和吸附敏化染料的量均增加,进而大幅度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阳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腔体,2、导电玻璃,3、密封膜,4、二氧化钛纳米管层,5、光阳极,6、敏化染料,7、电解质,8、非导电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双网叠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包括腔体1、光阳极5和腔体1内的I-/I3-型电解质7,所述腔体1为导电玻璃2围成的空腔,该空腔的两端通过密封膜3密封,光阳极5设置在空腔的中心位置,所述光阳极5为双层网状结构叠加而成,且两层网状结构为相对转动大于0°、小于180°的角度后的叠加,光阳极5上生长有二氧化钛纳米管层4,二氧化钛纳米管层4上吸附有敏化染料6。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或限定:
如,在所述导电玻璃2的导电面上镀有金属铂层,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和增大电子的传输速率;非阳光入射端导电玻璃的非导电面8上镀银层或铝层做镜面处理,可以将射进电池内但被反射的光线通过导电玻璃镜面二次反射后再次照射到光阳极上,从而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如,所述网状结构的光阳极5的网孔形状为菱形,且两层网状结构相对转动90°后叠加构成光阳极5;当然网孔形状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如圆形、多边形等形状,只要两者不完全重合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7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磨轮式调节阀
- 下一篇:车载式高温蒸汽可移动洗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