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渐扩进水管、进出水管非对称布置的集分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6831.7 | 申请日: | 2013-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7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仇宝云;贺淑全;冯晓莉;皮京;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进水 进出 水管 对称 布置 分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分水器,具体说来涉及一种采用渐扩进水管、进出水管非对称布置的集分水器,属于供水、供热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上采用的集分水器进、出水管通常采用等径直管。等径直管与中间集分水器罐连接结构简单,但由于进水管进入集分水器罐的直径较小,输水进入集分水器罐的流速和动量较大,且过流断面突然扩大,产生大范围的脱流旋涡,流动极不稳定,进水管出流对集分水器罐冲击严重,旋涡造成集分水器振动加剧,集分水器固定支座及集分水器罐与管道本身容易损坏。集分水器进出水管道布置不合理时,集分水器罐内部水流容易发生对冲,导致水流能量损失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集分水器存在的不足,通过理论分析和流动数值模拟进行创新设计,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行安全稳定、高效的采用渐扩进水管、进出水管非对称布置的集分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渐扩进水管、进出水管非对称布置的集分水器,如图3所示,按水流顺序,包括等直进水管、渐扩管、集分水器罐、出水管四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等直进水管与集分水器罐连接的末端采用渐扩管,渐扩管出口直径大于进口直径,渐扩管进口直径与等径进水管直径相同,渐扩管出口直径小于或稍小于集分水器罐直径,渐扩管双边扩散角为8°~16°。等径进水管连接渐扩管进口,渐扩管出口连接集分水器罐。
本实用新型在集分水器进水管末端采用渐扩管与集分水器罐连接,保证渐扩管既具有足够的扩散角,随着渐扩管过流面积不断增大,渐扩管内水流流速不断减小,在渐扩管出口处水流流速最小,并且出流呈渐扩状,减小了出水管出水进入集分水器罐的流速,从而减小其对集分水器罐的撞击,又保证不致产生较大的扩散水头损失。另一方面,由于通过渐扩管进入集分水器罐的水流流速大大减小,并且进入集分水器罐的为渐扩形水流,大大减小了采用等直进水管时集分水器罐内因过流断面突然扩大造成的脱流旋涡的强度。
集分水器设计时,进、出水管非对称布置连接在集分水器罐壁上,要求从进水管流出进入集分水器罐的水流在集分水器罐内沿相同方向流向出水管进口进入出水管,避免运行时集分水器罐内水流发生对冲、消耗能量。
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轻集分水器运行时的振动,提高输水效率,确保集分水器输水装置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特别适用于集分水器不能牢固固定的场所。
运用ANSYS CFX软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数值计算普通集分水器、采用渐扩管的集分水器以及增大集分水器罐直径的集分水器内部流场。通过分析集分水器内部流场,进一步分析进水管出口处水流对集分水器振动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集分水器可广泛应用于暖通和供水等工程,应用证明,采用渐扩进水管的集分水器振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确保了集分水器稳定、安全和可靠运行,同时进、出水管非对称布置减小了水力损失,经济效益显著。
集分水器内部流动数值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根据采用渐扩管的集分水器、普通集分水器以及增大集分水器罐直径的集分水器具体尺寸,采用上述不同形式集分水器数值计算模型,其中图2进出水管直径为0.2m、集分水器罐直径为0.35m,图3进出水管直径为0.2m、集分水器罐直径为0.5m。
B.对已经建立的几何模型进行非结构网格划分,在进、出水管道与集分水器罐衔接处局部加密。
C.数值计算的控制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采用k-ε湍流模型。
连续性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荷重检测机构
- 下一篇:车辆抬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