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层式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6128.6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0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称古;林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潘国庆;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层式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注塑模具只在一个分型面上注塑产品,但是注塑机台宽度和锁模力有限,这样一套模具只能设计比较少的穴数,注塑效率比较低。按照这种注塑技术,注塑机与常规模具配合使用时,其本身的注射量和开模行程只使用了额定值的20%-40%,没有充分发挥注塑机的性能。
为此,近来有人提出了图1所示的叠层式注射模具,该模具有定模组合、动模组合和中间组合三个主要部分,中间组合设置在动模组合与定模组合之间。在定模组合与中间组合之间形成第一个分型面,在中间组合与动模组合之间形成第二个分型面;从而在两个分型面上注塑产品。为便于叙述,我们按照图1所示,指定定模组合的顶板1’在上、动模组合的底板6’在下。定模组合的四角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主导柱,中间组合和动模组合对应这四根主导柱设置相应的主导柱过孔,并可移动地穿套在这四根主导柱上。中间组合的四角内侧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副导柱,动模组合对应这四根副导柱设置相应的副导柱过孔,并可移动地穿套在这四根副导柱上(图1中未示出)。开模时,第一分型面与第二分型面通过联动机构16’同时分离。合模时也是通过联动机构16’同时合模。
定模组合有顶板1’、定模板2’、定模仁(图1中未示出)、两块上方铁11’和上顶针板12’。顶板1’固定不动地安装在注塑机上,两块上方铁11’固定在顶板1’下端面的前、后两侧,并与定模板2’固定连接。上顶针板12’设置在顶板1’、两块上方铁11’与定模板2’之间的空间内。上顶针板12’上设有向下伸出的上顶针(图1中未示出)。顶板1’左、右两端的凸耳上分别开有螺丝过孔,上顶针板12’左、右两端的凸耳上分别设有与上述螺丝过孔对应的油缸顶杆过孔,以便安装附加的油缸顶出机构。定模板2’的下端面开有凹槽并安装定模仁,定模仁的下表面开有上凹的定模腔。该定模腔的底部和定模板2’上分别开有上顶针过孔。上顶针板12’上的上顶针滑动地插在定模板2’和定模仁上对应的上顶针过孔中。顶板1’的中央设有主热嘴,定模板2’上设有对接主热嘴的主流道。定模仁上设有从定模腔连通定模板2’上主流道的注胶孔。
中间组合有中间动模板3’、中间定模板4’、两个联动座16’,两根从动齿条17’和两根主动齿条18’。中间动模板3’的上部开有下凹槽并安装中间动模仁,中间动模仁的上表面开有下凹的中间动模腔。中间定模板4’的下端面开有凹槽并安装中间定模仁,中间定模仁的下表面开有上凹的中间定模腔。中间动模板3’的下表面与中间定模板4’的 上表面对接。两个联动座16’分别从左右两侧安装在中间动模板3’和中间定模板4’上,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两根从动齿条17’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定模板2’左、右两侧,它们的齿条部分别插在对应联动座16’内并与该联动座16’中的齿轮161’相啮合。两根主动齿条18’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动模板5’左、右两侧,它们的齿条部分别插在对应联动座16’内并从另一侧与该联动座16’中的齿轮161’相啮合。中间动模板3’上设有对接定模板2’上主流道的过渡流道。中间定模板4’上设有对接该过渡流道的末端流道,中间定模仁上设有从中间定模腔连通该末端流道的注胶孔。
动模组合有底板6’、动模板5’、下顶针板62’和两块下方铁61’。底板6’与注塑机的开模机构相连接。底板6’上开有顶出孔,两块下方铁61’固定在底板6’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并与动模板5’固定连接。下顶针板62’设置在底板6’、两块下方铁61’与动模板5’之间的空间中。顶针板62’上设有向上伸出的顶针。动模板5’的上部开有下凹槽并安装动模仁,动模仁的上表面开有下凹的模腔。该模腔的底部和动模板5’上分别开有顶针过孔。下顶针板62’上的顶针滑动地插在动模板5’和动模仁上对应的顶针过孔中。
动模组合和中间组合相对定模组合合模后,定模组合中定模仁的下端面与中间组合上中间动模仁的上端面对接,定模仁上的模腔与中间动模仁的模腔对接,在定模仁与中间动模仁之间的第一分型面形成第一层产品的型腔;中间组合上中间定模仁的下端面与动模组合中动模仁的上端面对接,中间定模仁上的模腔与动模仁的模腔对接,在中间定模仁与动模仁之间的第二分型面形成第二层产品的型腔。胶液从定模组合上主热嘴,经定模板2’上的主流道、定模仁上的注胶孔进入第一层产品的型腔;同时经中间动模板3’上的过渡流道和中间定模板4’上的末端流道和中间定模仁上的注胶孔进入第二层产品的型腔。胶液冷却后,在第一分型面形成第一层产品,在第二分型面形成第二层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通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61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开关稳压电源
- 下一篇:有刷直流永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