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共振线圈的摆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5579.8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3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中;廖大军;李相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共振 线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磁共振领域的一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磁共振线圈的摆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射频线圈来实现不同部位或者不同应用的扫描。其中,对于下肢关节/膝关节的扫描是其中的重要应用之一,目前扫描膝关节的线圈的主要使用方案有两种:
第一种:将柔性的表面线圈阵列缠绕在病人的膝盖部位,这种属于少量的应用;
第二种:选择将圆柱状的鸟笼线圈或者多单元相控阵线圈构成的圆柱部件套在病人的膝关节部位,并且为了实现容易的病人摆位,膝盖线圈一般采取上下两部分分离的设计;这是大部分的应用。
然而,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方案都存在一个问题:病人在躺下的时候很可能出现线圈不在最佳扫描位置的情况,而病人的腿此时已经压住了线圈,则此时需要抬起病人的腿进行线圈的移动和调整扫描的目标部位,这个过程中,不仅操作繁琐也给病人带来不适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磁共振线圈的摆位装置,解决在传统技术中使用磁共振线圈扫描需要进行摆位时,因移动线圈比较困难而带来的操作繁琐和给病人带来不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共振线圈的摆位装置,包括U形托盘,所述U形托盘的上表面为U形凹面,在所述U形托盘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各开有一条缝隙,且该两个侧面上的缝隙相对称并连通。在本方案中,U形托盘在长度方向上有两个侧面,所述缝隙的长度小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侧面的长度,其宽度大于磁共振线圈的厚度。
具体的,所述缝隙的宽度比磁共振线圈的厚度大2毫米。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另外一种磁共振线圈的摆位装置,该包括U形托盘,所述U形托盘的上表面为U形凹面,所述U形托盘在长度方向上仅有一个侧面。在本方案中,U形托盘在长度方向上仅有一个侧面,即另外一个侧面为全开口状态,在所述U形托盘的长度方向上的侧面上开有一条缝隙,所述缝隙的长度小于所述长度方向的侧面的长度,其宽度大于磁共振线圈的厚度。
具体的,所述缝隙的宽度比磁共振线圈的厚度大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对膝关节的扫描过程中引入U形托盘,使得病人的待扫描的腿可以放在托盘的U形凹面上,而由于托盘的侧面上设计有相连通的缝隙,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圆柱形线圈的下半部分穿过缝隙再与上半部分盖合,或者将柔性线圈直接穿过缝隙再进行包裹,在需要进行摆位时,可以让线圈沿着缝隙滑动到合适的位置,不需要抬动病人的腿,因而操作简便,也避免了给病人造成不适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摆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摆位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磁共振线圈的摆位装置,解决在传统技术中使用磁共振线圈扫描需要进行摆位时,因移动线圈比较困难而带来的操作繁琐和给病人带来不适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磁共振线圈的摆位装置包括U形托盘,所述U形托盘的上表面为U形凹面1,在所述U形托盘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2上沿长度方向各开有一条缝隙3,且该两个侧面2上的缝隙3相对称并连通。
在具体实施上,该U形托盘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在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2上沿长度方向的对称位置(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打通缝隙3;当然,也可以采用分离式结构的组装形式,如:先将两块支撑面板(对应两个长度方向的侧面)的对称位置各开一条缝隙,再将此两块支撑面板与底板进行组装,最后将U形面的面板与两块支撑面板进行组装;
以上两种实现方式以目前的工艺水平来说均易于实现。
在本例中将缝隙3的长度设计的比所述两个侧面的长度小是为了让此两个侧面能够起到支撑作用,而将缝隙3的宽度设计的比磁共振线圈的厚度大是为了便于线圈能够顺利穿过缝隙3,经过实践,缝隙3的宽度比线圈的厚度大2mm左右可以实现线圈的良好滑动效果;
基于上述装置,根据线圈的类型,本实用新型中实现摆位的具体步骤说明如下:
1、针对圆柱形线圈来说,其摆位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5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斜盘式压缩机的排气结构
- 下一篇:微型空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