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试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3650.9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4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汤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试管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管架,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试管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盛放试样、血液、试剂等液体的试管都由透明玻璃制成,多个试管被竖直地放置在试管架中,以便于放置、搬运、存储等,试管和试管架被广泛的应用于学校、实验室、医院等场所。试管被放入试管架中,其都应该保持固定不动。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589067Y公开了一种多孔试管架,包括一顶板和一底座,所述顶板上成形有一组试管孔,所述底座上成形有对应的凹槽,所述顶板和底座间设有弹性膜片,所述弹性膜片上成形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孔。该多孔试管架通过弹性膜片的弹性夹住试管,且不会对试管造成损坏,但是,由于试管与弹性膜片的接触面较小,其不能很好地在对试管进行加液的过程中固定试管,容易出现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固定住试管的便携式试管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试管架,包括通过支撑杆相连接的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容纳试管的容槽,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与容槽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外壁上设有一环形塑胶圈,所述容槽的外壁上嵌有多个沿容槽周向均匀分布的弹性支撑条,所述试管插入支撑板和底座中后,试管与环形塑胶圈、试管与弹性支撑条均为过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条包括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容槽的外壁上开设有与连接部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部嵌在连接槽内。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一弧形支撑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条为4-6个。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便携式试管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便携式试管架中,试管插入支撑板和底座中后,通过环形塑胶圈和支撑条的弹性力将试管紧固在试管架中,且试管与环形塑胶圈、支撑条均为面接触,从而增加支撑力度,进而更加有效地固定住试管,防止试管在外力的作用下晃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板与环形塑胶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座与弹性支撑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圈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支撑杆
2 底座
21 容槽
3 支撑板
3l 通孔
4 环形塑胶圈
5 弹性支撑条
51 连接部
52 支撑部
6 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试管架,包括通过支撑杆1相连接的底座2和支撑板3,所述底座2上设有多个容纳试管6的容槽21,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多个与容槽21相对设置的通孔31,所述通孔3l外壁上设有一环形塑胶圈4,所述容槽2l的外壁上嵌有多个沿容槽21周向均匀分布的弹性支撑条5,所述试管6插入支撑板3和底座2中后,试管6与环形塑胶圈4、试管6与弹性支撑条5均为过盈连接。
该便携式试管架中,试管插入支撑板3和底座2中后,通过环形塑胶圈4和支撑条的弹性力将试管紧固在试管架中,且试管与环形塑胶圈4、支撑条均为面接触,从而增加支撑力度,进而更加有效地固定住试管,防止试管在外力的作用下晃动。
进一步地,见图3和图4,所述弹性支撑条5包括连接部51和支撑部52,所述连接部51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容槽21的外壁上开设有与连接部5l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部51嵌在连接槽内,从而便于更换弹性支撑条5,以节省成本。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52为一弧形支撑部,当试管插入底座2后,弧形支撑部的两端会顺着试管的外壁向外撑开,从而能够更好的贴合试管外部,更加有效的固定住试管。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条5为4-6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试管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3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6-二磷酸果糖组合物
- 下一篇:自动缝被机的吃花辊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