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化物胁迫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3036.2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房景辉;方建光;张继红;蒋增杰;毛玉泽;高亚平;杜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物 胁迫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生生物毒理实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具体说是一种硫化物胁迫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硫化物在水中主要以H2S、HS-、S2-三种形式存在,由于其本身还原性较强,在富氧环境中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在水交换较差的缺氧水中,硫化物就会聚集而对其中的水生生物产生很强的毒性。在硫化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中,既要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又要使硫化物的浓度趋于稳定,研究难度较大。目前,在短期急性胁迫研究中,通常采用人工频繁更换养殖用水的方法,而在长期实验中这种频繁更换养殖用水的方法费时费力而不可行,这就极大限制了硫化物对水生生物胁迫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硫化物胁迫实验装置,可用获得稳定浓度的硫化物养殖用水,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既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短期胁迫实验,也可以进行长期慢性胁迫实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硫化物胁迫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添加装置、硫化物母液添加装置、混匀装置、流水养殖装置、控温水浴,所述的水添加装置为一顶部敞开的大容器,所述大容器内设置有温控装置和固定支架,有一倒置式盛水容器安放在固定支架上,水添加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带有可调出水阀门的出水管;所述硫化物母液添加装置为顶部敞开的小容器,所述小容器内设置有母液添加漏斗,母液添加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带有可调出液阀门的出液管;所述的混匀装置本体为一封闭容器,所述封闭容器上开有漏斗状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封闭容器上设有一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通过水管与所述封闭容器两端连接,所述出水管和出液管设置在所述漏斗状入料口上方;所述的流水养殖装置内至少分隔为3个养殖单元腔室,每个养殖单元腔室各设一进口,所述的各个进口分别与混匀装置上对应的出料口连接,每个养殖单元腔室设置若干个出口,流水养殖装置的后部设有排水槽,所述各个出口均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排水槽一端连接一排水管;所述的控温水浴为一长方形水槽,所述长方形水槽将混匀装置和流水养殖装置置入其中,水槽内设加热控温装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倒置式盛水容器的出水口与水添加装置的底部相距2-3cm,所述温控装置位于水添加装置的出水口附近。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硫化物母液添加装置为不透光容器,所述母液添加漏斗的下端靠近所述不透光容器底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漏斗状入料口和出料口均位于混匀装置的上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混匀装置本体的最高点,所述漏斗状入料口至少比出料口高出6c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流水养殖装置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同一高度,均在流水养殖装置的中间高度位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水添加装置的容量与混匀装置容量和流水养殖装置的容量之比大于40: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改变容器规格实现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水生生物硫化物胁迫实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简单,便于制作;
2、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实现急性胁迫实验,而且可以进行长期慢性胁迫实验,较以前的方法更加便捷;
3、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混匀,使硫化物浓度均一,混匀装置的出水口位于该装置本体的最高点,利于气泡排出而避免高溶氧过多氧化硫化物;
4、本实用新型流水养殖保证硫化物浓度不衰减,实验过程中硫化物浓度前后基本一致,解决了科学研究中难以获得稳定浓度的硫化物养殖用水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硫化物胁迫实验装置的连接结构图。
图中标号为:1-水添加装置、1-1-倒置盛水容器、1-2-支架、1-3-温控装置、1-4-出水口、1-5-可调出水阀门、2-母液添加装置、2-1-母液添加漏斗、2-2-出液口、2-3-可调出液阀门、2-4-液体石蜡、2-5-母液、3-混匀装置、3-1-漏斗状入料口、3-2-微型水泵、3-3-出料口、4-流水养殖装置、4-1-入口、4-2-排水槽、4-3-排水管、4-4-出口、5-控温水浴、5-1水浴控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3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