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0896.0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 混药器 西林 联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提高输液安全性并简化输液的配液操作,目前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使用混药器进行输液前的混药工作。在众多形式的混药器中,与输液包装一体化的混药器成为了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一种带混药杯的硬双接口,将该接口与输液包装焊接,来实现与输液包装的一体化。然而这种一体化的混药杯由于结构简洁,操作灵活,使得医护人员通常根据其自身的经验来进行使用,缺乏操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另外,该混药杯设置在硬双接口上,操作者要装配西林瓶,能手握着力的位点范围窄,再加上,该混药杯设置于接口上,对其所使用的材料有所限制(包括混药杯内置的穿刺针的材料),因而要成功实现西林瓶与混药杯的穿刺对接或装配,除了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一定技巧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力度,否则,容易导致穿刺针的折断、操作人员误伤、穿刺不到位输液过程漏液等严重后果。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寻求一种技术方案来降低带一体化混药器的输液包装在混药操作上的难度,并起到规范操作,统一操作后效果的作用,促进安全性混药技术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规范和统一操作,且可批量混药操作,操作简便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包括外框架和内实体;
所述外框架由盒子组成;盒子包括盒体、盒盖、推杆和连杆,盒盖的一端与盒体铰接,盒体的两侧壁对应纵向设置滑槽,盒体内横向设置一两端分别伸出对应侧的滑槽的推杆,推杆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盒盖的两侧分别设置一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盒盖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对应侧的推杆的端部铰接;
所述内实体包括盒体底座,在盒体底座内横向设置一支撑板,所述盒体底座由支撑板分割为腔体Ⅰ和腔体Ⅱ;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输液接口卡槽和混药接口卡槽,所述输液接口卡槽和混药接口卡槽均沿盒体底座的纵向设置;在腔体Ⅱ内沿盒体底座的纵向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混药接口卡槽对应;
盒体底座放置在盒体内时,推杆位于凹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子至少为两个,相邻盒子的盒盖之间通过连接构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每个盒子内,所述连杆与盒盖之间的铰接点到盒盖与盒体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小于连杆与推杆之间的铰接点到盒盖与盒体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体Ⅱ内的表面高度高于腔体Ⅰ内的表面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盒盖盖在盒体上时,盒盖的自由端与盒体扣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有的盒子水平布置时,相邻两个盒盖通过横向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有的盒子竖向布置时,相邻两个盒盖通过竖向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有的盒子正交布置时,至少有一排水平分布的盒盖通过横向连杆固定连接,其余相邻两个盒盖通过竖向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方案,所有的盒子正交布置时,至少有一排竖向分布的盒盖通过竖向连杆固定连接,其余相邻两个盒盖通过横向连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分体式设计,外框架与内实体结构相结合,结构单元简单,可紧凑组合后存放,占用空间小;使用时,可每个单元单独使用,也可根据实际空间情况和混药处理量的需要仅对外框架进行自由的联动组合后(包括水平、垂直或正交),逐个放入内实体即可进行批量混药操作。
2、操作简便,穿刺装配一次到位,对操作人员无技巧和力度的严格要求,且对操作人员具有安全的防护作用。
3、穿刺力度可控,穿刺效率高,穿刺效果统一,可实现穿刺装配的规范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布置方式的外框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0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