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卸车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991.9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樊高荣;魏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樊哈儿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B60P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车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卸车水箱。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自卸汽车通常采用矩形水箱,此种结构的水箱在无水形成负压时容易变形,为防止出现上述变形,通常采用增加水箱板厚的方法,但是,同时也增加了水箱材料成本,不经济;同时增加了自卸汽车的自重,从而增加了燃油方面的费用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卸车水箱,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有效预防水箱的气压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卸车水箱,箱型容器固定在自卸车车厢前板的正面,所述箱型容器的正面板和两侧的侧面板连接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箱型容器有两个,两个箱型容器之间设置有使两个箱型容器相互连通的空气互联通道和水互联通道,箱型容器的顶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管、喷水管,箱型容器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污管、排气管,箱型容器还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互联通道设置在箱型容器接近顶部的位置,所述水互联通道的位置低于空气互联通道,水互联通道有三个且相互之间有间隔。
优选的,所述三个水互联通道分别位于箱型容器的上部、中部、下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位于箱型容器的下部,进水管、排气管在箱型容器中的管口均位于箱型容器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喷水管在箱型容器中的管口接近箱型容器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卸车水箱,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采用的弧形结构能有效地预防水箱的气压变形,同时避免了自卸车由于水箱板材增厚带来的燃油方面的多余费用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箱型容器、2-车厢前板、3-空气互联通道、4-水互联通道、5-进气管、6-进水管、7-排污管、8-排气管、9-喷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卸车水箱,箱型容器1固定在自卸车车厢前板2的正面,箱型容器1的正面板和两侧的侧面板连接为弧形,箱型容器1的正面板和两侧的侧面板一体制造,采用同一块板弯曲而成,箱型容器1的背面与自卸车车厢前板2的正面重叠或者是自卸车车厢前板2的正面的一部分;箱型容器1有两个,两个箱型容器1并排固定在自卸车车厢前板2的正面,两个箱型容器1之间设置有使两个箱型容器1相互连通的空气互联通道3和水互联通道4,空气互联通道3设置在箱型容器1接近顶部的位置,三个水互联通道4分别位于箱型容器1的上部、中部、下部;箱型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管5、喷水管9,喷水管9在箱型容器1中的管口接近箱型容器1的底部;箱型容器1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污管7、排气管8,箱型容器1的下部还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管6,进水管6、排气管8在箱型容器1中的管口均位于箱型容器1的上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樊哈儿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樊哈儿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99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扶梯防夹装置
- 下一篇:圆筒式光催化网空气消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