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335.9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姚懿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懿珊 |
主分类号: | B43K7/10 | 分类号: | B43K7/10;B43K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杆 本体 贯穿 多孔 油墨 原子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子笔,特别涉及一种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原子笔大都包括笔杆、笔芯及笔盖,一般而言,因油墨具有腐蚀性,因此,笔芯的油墨管大都采用特殊的塑胶材料制成,且笔芯油墨管的孔径大小亦有受到限制,孔径太小时,油墨无法下降而造成不顺畅的情形,孔径太大时,油墨将发生倒流而沾满衣服口袋或手而无法使用,且一般传统原子笔使用单一笔芯,其油墨量相当有限,使用时间较短且占空间,而另一种于笔杆内装设有一根以上笔芯的自动原子笔,其体积大、结构复杂且成本高,亦不具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于笔杆内设有至少一个填充油墨的油墨填充孔,使油墨的填充量为一般传统原子笔的油墨的多倍,而大幅增加使用的时间及降低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其包括一笔杆、一端盖、一笔头单元及一笔盖,其中:该笔杆以一般油墨笔笔芯杆的材料制成,于笔杆内轴向设有至少一个油墨填充孔,油墨填充孔内填充所需颜色的油墨,端盖组设于笔杆一端,笔头单元组设于笔杆的另一端,该笔头单元包括笔头本体及设于笔头本体端部的钢珠,藉由于笔杆内设有至少一个填充油墨的油墨填充孔,使油墨的填充量为一般传统原子笔的油墨的多倍,而大幅增加使用的时间。
所述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其中,笔头本体内端形成有一容置区,填充于笔杆所设至少一个油墨填充孔内的油墨先向下流入该容置区内,再向下经笔头本体的孔洞到端部的钢珠,进而可达书写的目的。
所述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其中,端盖上设有一气孔,使油墨顺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其包括一笔杆、两个笔头单元及两笔盖,其中:该笔杆以一般油墨笔笔芯杆的材料制成,于笔杆内轴向设有至少一个油墨填充孔,部分油墨填充孔内填充所需颜色的油墨,另一部分油墨填充孔内填充另一不同颜色的油墨,该两笔头单元分别组设于笔杆的两端,该笔头单元包括笔头本体及设于笔头本体端部的钢珠,进而可达具双色油墨且可双头书写的目的。
所述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其中,笔头本体内端形成有一容置区,填充于笔杆所设至少一个油墨填充孔内的油墨及不同颜色的油墨则分别流向其对应端笔头单元的容置区内,再经笔头本体的孔洞到端部的钢珠。
所述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其中,笔盖的端面分别设有一磁性金属及磁铁或两者皆为磁铁,笔盖取下后能够直接吸附于另一笔盖端部。
所述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其中,笔杆上设有通往油墨填充孔的气孔。
所述笔杆本体贯穿多孔穴油墨原子笔的结构,其中,该笔头单元的笔头本体及笔盖与该端油墨及不同颜色的油墨颜色相同,以利辨别该端油墨或不同颜色的油墨颜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于笔杆内设有至少一个填充油墨的油墨填充孔,使油墨的填充量为一般传统原子笔的油墨的多倍,而大幅增加使用的时间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举其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局部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书写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双色油墨且可双头书写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组合立体图;
图7为图5所示结构的组合剖示图;
图8为图5所示结构可书写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笔杆;11-油墨填充孔;111-油墨;1111-不同颜色的油墨;112、31-气孔;2-笔头单元;21-容置区;22-孔洞;23-钢珠;3-端盖;4、5-笔盖;41-磁铁;51-磁性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懿珊,未经姚懿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9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