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111.8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9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龙;章新能;芮文刚;何想想;唐世忠;许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295;H01B7/18;H01B7/38;H01B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耐寒 耐磨 阻燃 环保 信号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测控系统仪器仪表及电子通讯设备用电缆,尤其涉及一种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其配套的电线电缆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一种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
目前现有的电线电缆的品种已无法完全满足车载测控系统仪器仪表及电子通讯设备的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满足在狭小的空间里为车载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及电子通讯设备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包括多根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导体外均包覆有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以加强芯为中心绞合成束构成缆芯,加强芯外包覆有低密度聚乙烯保护层,缆芯外依次包覆有聚酯薄膜带、屏蔽层、无纺布绕包层、无卤阻燃环保雾面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护套层。
所述的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导体均采用32根单丝直径为0.1mm的镀锡铜线绞合构成。
所述的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芯采用7根45/2支数的玻璃纤维束合构成。
所述的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薄膜带的厚度为0.03~0.05mm。
所述的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纺布绕包层的厚度为0.08~0.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导体选用可焊性好、抗腐蚀能力强的镀锡铜线,为了满足电缆的柔软性 要求,导体采用32根单丝直径为0.1㎜的镀锡铜线交合而成;
2、绝缘采用介电常数小、介质损耗角稳定、电性能高、质量轻耐低温性能好的低密度绝乙烯材料。这种材料属非极性材料,耐低温性极佳,电性能非常的稳定而且柔软,能满足在狭小空间里弯曲、频繁移动,并能提供高可靠的信号传输质量;
3、加强芯选择抗拉强度的的7根45/2支无碱玻璃丝束合而成,因玻璃丝有足够的强度满足抗拉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柔软的要求;
4、为了使加强芯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加强芯外包裹一层低密度聚乙烯材料;
5、护套选用了高强度、耐光热老化、耐化学腐蚀、耐盐雾、耐低温、柔软、环保阻燃雾面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这种材料能够满足在寒冷的气候、盐雾、潮湿或机械损伤的环境下,保证特殊环境使用需要;
6、为了保证电缆的柔软性,成缆时采用节距比不大于11的加工方式,成缆后为使产品结构稳定,绕包一层聚酯薄膜,在挤护套过程中为了使护套材料不被镶嵌到屏蔽层里,绕包一层无纺布,使护套容易剥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轻型、耐寒、抗拉、耐磨、阻燃环保型信号软电缆,包括多根导体1,多根导体1外均包覆有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以加强芯3为中心绞合成束构成缆芯,加强芯3外包覆有低密度聚乙烯保护层4,缆芯外依次包覆有聚酯薄膜带5、屏蔽层6、无纺布绕包层7、无卤阻燃环保雾面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护套层8。
多根导体1均采用32根单丝直径为0.1mm的镀锡铜线绞合构成。
加强芯3采用7根45/2支数的玻璃纤维束合构成。
聚酯薄膜带5的厚度为0.03~0.05mm,优选0.04mm。
无纺布绕包层7的厚度为0.08~0.15mm,优选0.10mm。
屏蔽层6采用单丝直径为0.1mm的镀锡铜线编织构成,屏蔽密度不小于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未经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9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料织品及其智能发热的方法
- 下一篇:评估通信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