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中小型养殖场的投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2235.3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立君 |
主分类号: | A01K5/00 | 分类号: | A01K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7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小型 养殖场 投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场的投料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中小型养殖场的投料设备。
背景技术
猪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肉类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应的人口增长,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对于肉猪的饲养也逐步走向大型化、规范化。现有的肉猪养殖场在对肉猪进行喂料时,一般采用人工喂料。用于喂养肉猪的饲料一包通常高达50-100公斤,由于养殖场的场地面积大,人工喂养需要多次往返取料,饲养人员体能消耗大,工作强度过大。而且喂养速度慢,一顿喂料下来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使得喂料的时间难以掌控,还会出现喂料不均匀,这样一来就影响了肉猪的成长。
目前建造的肉猪养殖场一般比较具有规模,为方便饲养等一系列工作,其过道宽度一般在1.5米左右。而相对较早时期建造的肉猪养殖场大多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型养殖场,其过道较为窄,一般只有1.2米左右的宽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小型养殖场的投料设备,适用于较早时期建造的中小型肉猪养殖,代替现有的人工喂养,提高喂料速度和降低饲养人员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中小型养殖场的投料设备,包括底部装有车轮的车体,装置于所述车体上的投料装置、充电电池和电控制器,所述投料装置包含装置在所述车体上的料斗,所述料斗底端装置有提料管,所述提料管内设有提料螺旋搅龙,所述提料搅龙连接到设于车体上的提料直流电机;所述提料管的出料端套接有可横向360°旋转的投料管,所述投料管内设有投料螺旋搅龙,所述投料管在与出料口相反的一侧固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装置有投料直流电机,所述投料螺旋搅龙连接到所述投料直流电机;所述提料直流电机与投料直流电机均通过所述电控制器连接到所述充电电池;所述车体与所述料斗的宽度为70-100cm,所述车体与所述料斗的长度为150-200cm。
所述投料管的进料端垂直连通连接有一竖向套管,所述竖向套管转动套接在提料管的出料端。
所述车体由电动马达、发动机或人为进行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设备通过电动马达、发动机或人为进行驱动,绕行于中小型养殖场的过道上,电控制器控制提料直流电机和投料直流电机同步进行驱动,驱动提料螺旋搅龙和投料螺旋搅龙同步动作,饲料经提料管和投料管均匀的投往相应的食槽内进行饲料添加;该设备与人工喂料相比,其喂料速度快,喂料时间短好掌控,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饲养人员的工作强度;该设备的投料管可横向360°旋转,喂料时,只需通过旋转投料管调整投料管出口于食槽的相对位置即可,无需通过移动车体来调整投料管的出料口与食槽的相对位置,提高了是该设备的实用性。该设备根据中小型养殖场过道较窄的情况,将车体和料斗的宽度设为70-100cm,长度为150-200cm,使该设备能够顺利穿梭绕行于中小型养殖场的过道上,进行投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
参考图1,图2,一种用于中小型养殖场的投料设备,包括底部装有车轮1-1的车体1,装置于所述车体1上的投料装置、充电电池2和电控制器3,所述投料装置包含装置在所述车体1上的料斗4,所述料斗4底端装置有提料管5,所述提料管5内设有提料螺旋搅龙6,所述提料搅龙6连接到设于车体1上的提料直流电机7;所述提料管5的出料端套接有可横向360°旋转的投料管8,所述投料管8内设有投料螺旋搅龙9,所述投料管8在与出料口相反的一侧固接有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上装置有投料直流电机11,所述投料螺旋搅龙9连接到所述投料直流电机11;所述提料直流电机7与投料直流电机11均通过所述电控制器3连接到所述充电电池2;所述车体1与所述料斗4的宽度为86cm,所述车体与所述料斗的长度为180cm。根据中小型养殖场过道较窄的情况,将车体和料斗的宽度设为86cm,长度为180cm,使该设备能够顺利穿梭绕行于中小型养殖场的过道上,进行投料。
所述投料管8的进料端垂直连通连接有一竖向套管8-1,所述竖向套管8-1转动套接在提料管5的出料端。
所述车体1由电动马达、发动机或人为进行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立君,未经黄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2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