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更换发热系统和电源的电热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2077.1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刚 |
主分类号: | A43B7/04 | 分类号: | A43B7/04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发热 系统 电源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鞋,尤其涉及一种能方便更换发热系统和电源的电热鞋。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热鞋应运而生。电热鞋是鞋和电子产品、电源等结合的产物。电热鞋通电后会发热,通过开关控制,从而对脚起到保暖作用。
现有的电热鞋,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
一、 电热鞋发热系统容易损坏,电热鞋检修困难。
电热鞋的发热体、电池、开关、导线等电子产品通过粘贴、铆接、螺丝连接和鞋结合在一起。
结合方式主要有两种:
a.电子产品和鞋底、鞋帮直接整体封装在一起;优点是制造方便,缺点是用户无法进行检修。
b.把鞋和电子产品分开设计,最后安装到鞋内,通过螺丝等在鞋帮上进行固定并电连接;优点是可检修、更换电热鞋的各个元件,缺点是安装、检修麻烦。
二、 电热鞋发热时间短及发热面积小。
能用在电热鞋上的电池,一般为3.7V电源、5000毫安以下的可充电锂电池。在鞋底可安装电池体积的有限空间限制下,电池容量已经达到极限,由于现有的电热鞋全功率发热时间只有5小时左右,外界温度低时,在电热鞋内有时甚至感觉不到温度,电热鞋局部发热就更加不能满足保暖的需求。如果单位体积下的电池容量无法突破,则电热鞋的发热时间短和电热鞋内发热体面积小的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电热鞋封装和检修难,解决电热鞋电池容量过小、发热时间短和发热面积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能更换发热系统和电源的电热鞋,主要包括鞋、发热系统及电池三大部分;所述鞋包括鞋底、鞋帮、内里、凹槽、中底和隔热层,中底上预留有一孔洞,以便发热系统安装在鞋底,鞋底内设有凹槽,用于放置发热系统的凸出部位;所述发热系统包括导电发热层、开关板、电池盒、电池盒盖、金属弹簧片及导电线;所述发热系统活动放置于鞋内;所述导电发热层与电池盒成为一组合体;所述金属弹簧片和开关板通过电池盒的卡槽或螺丝安装在内,并由导电线连接;所述电池盒侧面开设一孔,开关板上的开关从该孔伸出;所述电池盒设置有电池盒盖。
所述导电发热层与电池盒铆接。
所述导电发热层与电池盒活扣连接。
所述导电发热层与电池盒粘胶连接。
所述导电发热层与电池盒螺丝连接。
所述导电发热层与电池盒硫化注塑成一体。
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
所述开关为触摸开关。
所述开关为触点开关。
所述开关为按键开关。
所述开关为拨动开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将鞋与发热系统的分离设计结构方案,不需要任何工具即可随时从鞋内轻松取出发热系统,并进行检修更换;
2、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电池与发热系统分离设计结构方案,当电池电量用完后,能随时进行更换,有效的解决了电池电量不够,发热时间短、发热温度低和发热面积小等问题。
3、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使电热鞋的检修和售后返厂服务成本大大降低,提高电热鞋的整体使用寿命和发热效果,为电热鞋的普及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与发热系统分离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2-鞋帮、3-内里、4-凹槽、5-中底、6-隔热层、7-导电发热层、8-开关板、9-电池盒、10-电池盒盖、11-开关、12-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所示,一种能更换发热系统和电源的电热鞋,主要包括鞋、发热系统及电池12三大部分;所述鞋包括鞋底1、鞋帮2、内里3、凹槽4、中底5和隔热层6,中底5上预留有一孔洞,以便发热系统安装在鞋底1,鞋底1内设有凹槽4,用于放置发热系统的凸出部位;所述发热系统包括导电发热层7、开关板8、电池盒9、电池盒盖10、金属弹簧片及导电线;所述发热系统活动放置于鞋内;所述导电发热层7与电池盒9成为一组合体;所述金属弹簧片和开关板8通过电池盒9的卡槽或螺丝安装在内,并由导电线连接;所述电池盒9侧面开设一孔,开关板8上的开关11从该孔伸出;所述电池盒9上设置有电池盒盖10。
所述导电发热层7与电池盒9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刚,未经李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2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码垛工业机器人的电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上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