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1963.2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川;邓家添;俞海桥;李燕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张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一体化 污水 再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面临的水资源危机更加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排污总量不断增加,乡镇农村污水处理率不高,加重了自然水体污染。目前水体自然净化功能已经无法恢复污染水质,局部水循环系统平衡遭到破坏,许多城市和地区出现了水源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问题。
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既能够保护环境,又可缓解水资源短缺所引起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污水回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污水处理和回用已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多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和回用,该法具有规模效益,但同时也存在污水收集难、污水和中水管网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和施工不方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和回用率。
采用分散式污水再生处理技术作为补充,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国内外也有工业化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回用设备,然而现有设备大多采用传统的生化、沉淀和过滤等方法,普遍存在脱氮除磷效果不佳、能耗高、占地面积大、运行不稳定、出水水质不理想等缺点,给污水回用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改进的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内依次设有水解酸化厌氧反应池、曝气池、膜滤池、再生水池,所述的膜滤池上设有一将曝气及超滤处理后的水循环回流到水解酸化厌氧反应池的回流管。
进一步,所述的罐体内还设有设备室。
进一步,所述的膜滤池内所装填的膜组件为浸没式超滤膜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的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 占地面积小:与传统再生处理工艺相比省地大于50%;
2) 处理流程短:与传统工艺相比省去沉淀、过滤环节;
3) 节能高效:与传统再生处理工艺相比节能大于50%;
4) 除磷脱氮效果好:污泥龄长,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细菌生长;
5) 将经过好氧硝化处理的污水,回流到水解酸化厌氧反应池,提高了污水反硝化的效果,有利于污水中氮的去除,提高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的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包括罐体1,罐体内1依次设有水解酸化厌氧反应池11、曝气池12、膜滤池13、再生水池15,所述的膜滤池13上设有一将曝气及超滤处理后的水循环回流到水解酸化厌氧反应池的回流管16,罐体1内还设有设备室14。优选的,膜滤池13内所装填的膜组件为浸没式超滤膜组件17。
具体使用时,待处理污水进入罐体中,先后经水解酸化厌氧反应、曝气好氧反应、膜过滤后产水进入再生水池回用,而曝气及超滤处理后的水部分经过回流管回流至水解酸化厌氧反应池内,提高了污水反硝化的效果,有利于污水中氮的去除,提高出水水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1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日灯脚架
- 下一篇:一种硬管锁紧卡套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