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束层用的特高强度钢帘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0459.0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潘益民;崔世云;顾军;刘臣;许中直;胡东辉;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钢精密钢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08 | 分类号: | D07B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26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束层用 强度 钢帘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束层用的特高强度钢帘线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对汽车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带动了轮胎工业的迅速发展,也对轮胎企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轮胎产品是大势所趋。带束层作为子午线轮胎的主要受力部件,承受了轮胎约60%以上的载荷,所以早期轮胎中大多使用结构较粗的帘线来制造带束层,使得轮胎的重量很大,成本较高。
现有钢帘线多为规则结构(比如3×1系列为正三角形、1+6系列为正六边形),限制了钢丝与橡胶的接触面积,对于双层结构,内层钢丝由于被外层钢丝完全包裹,甚至无法与橡胶直接接触,降低了帘线的粘合力和渗胶性能。通过对单丝预制变形增加了钢丝之间的缝隙和比表面积,使胶料能够完全的渗入进去;而对于不规则帘线,则可增加胶料与钢丝的接触面积,提高帘线的粘合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束层用的特高强度钢帘线,具有渗胶性能好、粘合力高、耐腐蚀性能强等优点,且其抗拉强度大于3900MPa,以减轻轮胎中带束层的重量,降低轮胎的生产成本,满足轮胎轻量化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束层用的特高强度钢帘线,包括两根内层钢丝和四根外层钢丝,所述四根外层钢丝不均匀排布在两根内层钢丝周围并围绕两根内层钢丝捻制形成钢帘线,所述钢帘线的横截面为不规则六边形。
进一步,所述两根内层钢丝不加捻,四根外层钢丝围绕两根内层钢丝的捻向为S捻向,外层钢丝的捻距为8~20mm。
又,所述内层钢丝和外层钢丝的直径为0.15~0.38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特高强度钢帘线的单丝是由碳含量为0.92wt%、直径为5.5mm的盘条经过干拉、热处理、电镀、湿拉等工序后拉拔成直径为0.15~0.38mm、抗拉强度大于3900MPa的钢丝。两根内层钢丝和四根外层钢丝的直径相同,其中,两根内层钢丝采用外放线形式经过12~15mm圆滚预制变形,四根外层钢丝采用内放线形式经过3~5mm圆滚预制变形,然后捻制而成截面为不规则六边形的特高强度钢帘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钢帘线横截面为不规则六边形,大大增加了胶料与钢丝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帘线的粘合力,进一步提高轮胎寿命。
2.本实用新型所用内层钢丝和外层钢丝的直径相同,四根外层钢丝不完全包裹两根内层钢丝,留有更多的间隙,便于胶料的渗透,有利于提高胶料与钢帘线之间的粘合力。
3.本实用新型基于子午线轮胎带束层的受力特点而设计,钢帘线的抗拉强度大于3900MPa,属于特高强度钢帘线,因其强度高实现了钢帘线的轻量化,且钢帘线单丝间为线接触,结构紧密,钢帘线直径减小,所以特高强度钢帘线在轮胎中的使用,不仅减轻了钢帘线的重量,同时也减少了胶料的消耗,从而降低了轮胎的滚动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特高强度钢帘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带束层用的特高强度钢帘线,包括两根内层钢丝1和四根外层钢丝2,所述四根外层钢丝2不均匀排布在两根内层钢丝1周围并围绕两根内层钢丝1捻制形成钢帘线,所述钢帘线的横截面为不规则六边形。
本实施例中,单丝是由碳含量为0.92wt%、直径为5.5mm的盘条经过干拉、热处理、电镀、湿拉等工序后拉拔成直径为0.17mm、抗拉强度大于3900MPa的钢丝。
两根内层钢丝1采用外放线形式经过15mm圆滚预制变形,四根外层钢丝2采用内放线形式经过3mm圆滚预制变形,然后捻制成钢帘线,所述两根内层钢丝1不加捻,四根外层钢丝2围绕两根内层钢丝1的捻向为S捻,捻距为10mm。成绳帘线绕线方式为先矫直器后虚捻器,防止因过捻而产生断丝,最终得到2+4×0.17UT钢帘线,截面为不规则六边形,平均抗拉强度为3937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钢精密钢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钢精密钢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孔压裂封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真空整形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