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95%显指灯珠与使用灯管结构的照明装置新型日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0237.9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林钟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钟圳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95 显指灯珠 使用 灯管 结构 照明 装置 新型 日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95%显指灯珠与使用灯管结构的照明装置新型日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一种日光灯,其包括一管体,以及装设于所述管体中的一基板,所述管体由塑胶材料制成,其截面呈圆形,管体的内表面呈光滑,所述基板上装设多个LED发光灯珠,这些LED发光灯珠在基板上均匀分布,LED发光灯珠产生的光线通过管体透射出去,以实现照明,可LED发光灯珠本身具有点光源的发光特性,在光线透过管体的时候没有发散的效果,导致发光不均匀。
因此,针对上述缺陷,很有必要发明一种新型日光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色散功能的95%显指灯珠与使用灯管结构的照明装置新型日光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95%显指灯珠与使用灯管结构的照明装置新型日光灯,其包括:一管体,其具有一内表面;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环绕布设于所述内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凸起结构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且彼此毗邻;所述凸起结构具有一第一导光面与一第二导光面,所述第一导光面与所述第二导光面的一侧分别连接所述内表面,所述第一导光面背离所述内表面的一侧邻接所述第二导光面背离所述内表面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面与所述第二导光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在45至120度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表面上设置多个凹陷结构,且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陷结构彼此交错排列,具有V字形的截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管体的径向方向具有一厚度,所述厚度的范围在0.01毫米至2毫米之间,所述凸起结构还具有一宽度,所述宽度的范围在0.01毫米至10毫米之间,所述管体为全塑管且具有圆形截面,所述管体的轴向长度在0.1米至5米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表面上设置一固持部,所述内表面包括一出光面与一非出光面,所述固持部位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非出光面之间,所述凸起结构布设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非出光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仅位于所述出光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持部具有一第一夹持臂和一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形成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对的内表面上设置一凸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面的照明角度在240度至320度之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95%显指灯珠与使用灯管结构的照明装置新型日光灯,其包括:上述所述的管体;一基板,所述基板装设于所述管体中;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管体中;两个头端,所述头端分别卡固于所述管体的两端,且通过所述基板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管结构,其包括一管体,其具有一内表面;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环绕布设于所述内表面上。上述凸起结构实现了光线的色散,使得色散后的光线能够均匀透过管体,使95%显指灯珠与使用灯管结构的照明装置新型日光灯均匀发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起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持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固持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钟圳,未经林钟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减震多级缸限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板材物料等离子体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