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靠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0167.7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6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佩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淞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6/00 | 分类号: | A47C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韩龙;金卫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靠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枕,用于让使用者休息或睡眠时枕靠与支承颈部,可应用于婴儿及幼儿的推车与安全座椅上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枕头用于让使用者平躺时枕垫头部,以垫高使用者的头部,让使用者的身体呈现舒服的姿势来达成较佳的休息及睡眠品质。然而,由于现有的枕头并无支承用户颈部的功能与设计,而仅单纯为垫高头部之用,而使用者因身体平躺且头部被垫高的情形下,导致颈部向前倾,以至于让颈部脊椎无法保持其自然的弯曲弧度,且使颈部肌肉无法适当放松。因此,现有的枕头无法提供用户符合人体工学的适当支撑。
尤其,上述现有的枕头无法提供婴儿或幼儿适当的支撑,因为婴儿或幼儿的骨骼尚未发育完全,而可能在床上、乘坐推车及汽车上的安全座椅时,因睡着而扭动翻身或者因推车或汽车的摇晃而使头部与颈部受伤。因此,更需要一种能提供婴儿或幼儿的颈部与头部能被适当支撑的枕具,以达安全、舒适等用途。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靠枕,其可让使用者头部与颈部获得适当支撑,并可适用于婴儿或幼儿乘坐的推车、安全座椅上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靠枕具有可被调整以符合使用者颈部粗细的优点。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靠枕,包含一头垫、一第一结合部、一束带、一第二结合部及一环颈垫,该头垫具有一第一垫体及一第二垫体,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的部分边缘相结合,而使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该第一结合部设置于该第一垫体上且邻近该开口;该束带一端结合至该第二垫体上且邻近该开口;该第二结合部设置于该束带上,该第二结合部用于结合至该第一结合部;该环颈垫为弧状并在中央具有一连接部,该环颈垫的连接部由该束带环绕以连接于该头垫的开口处,通过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来调整该束带固定该环颈垫相对该头垫的位置。
上述的靠枕中,该头垫的容置空间大于该环颈垫,以供收纳该环颈垫。
上述的靠枕中,该第一垫体具有一透气网布。
上述的靠枕中,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的部分边缘通过车缝线相结合。
上述的靠枕中,该头垫具有一支撑环圈,该支撑环圈结合于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结合的车缝线处。
上述的靠枕中,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为黏扣带。
本实用新型的靠枕可在使用者头部枕靠的同时支撑颈部,还具有能依照使用者颈部粗细来调整环颈垫,以适合使用者颈部的粗细,而可配合发育中而快速成长的婴儿或幼儿调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枕的头垫与环颈垫分离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枕的头垫与环颈垫结合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枕的调整环颈垫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靠枕
10 头垫
11 第一垫体
12 第二垫体
13 容置空间
14 开口
15 车缝线
16 支撑环圈
20 第一结合部
30 束带
40 第二结合部
50 环颈垫
51 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枕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枕1用于让使用者的头部枕靠于其上的同时可套设在使用者的颈部,以使颈部获得支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靠枕1适合用于婴儿及幼儿的推车与安全座椅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淞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淞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