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玻璃基板半成品称重测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8832.9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9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李兆廷;李震;李俊生;王建平;魏滔;谢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7/02 | 分类号: | G01G17/02;G01B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玻璃 半成品 称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玻璃基板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液晶玻璃基板半成品的称重测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液晶玻璃产能的快速增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液晶玻璃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改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液晶玻璃在退火炉末端经横切机后,由掰断机器人掰断转载至传送带,经在线称重工位和在线测厚工位将未纵切板运送到纵切机进行纵切。为缩短生产周期,减小横切与纵切的温差,生产中需要将在线称重工位和在线测厚工位整合成一个工位。然而现在的技术,是在横切装载后分别放置在线称重和在线测厚两个工位,致使传送带较长,玻璃温差大,造成纵切时的粉尘较大;其次,原有的测厚需要底部夹固装置,容易造成玻璃破片,清扫难度大;再次,两个工位运送次数较多,玻璃晃动较大,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玻璃基板半成品称重测厚装置,其构成结构合理,减少生产工位,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传送带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玻璃基板半成品称重测厚装置,包括装载小车、称重系统和测厚系统;称重系统包括称重模块、称重气缸、称重托盘;所述测厚系统包括同步带、导轨、激光检测装置、伺服电机和PC机;装载小车设有用于抓取液晶玻璃基板的机械抓手;装载小车置于称重托盘上,称重托盘与称重模块连接,称重模块与称重气缸连接;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激光检测装置沿导轨运行;激光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连接到PC机。
作为优选,激光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器;PC机包括接收器;激光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通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与PC机连接。
作为优选,装载小车设有三个机械抓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玻璃上部测厚和称重测厚合并为一个工位,结构合理,减少生产工位,减轻清扫难度,缩短传送带的长度,省去测厚夹固装置,降低设备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晶玻璃基板半成品称重测厚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晶玻璃基板半成品称重测厚装置实施例的右视图。
1-装载小车,2-称重模块,3-称重气缸,4-同步带,5-导轨,6-伺服电机,7-激光检测装置,8-称重托盘,9-玻璃基板,10-玻璃基板A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液晶玻璃基板半成品的称重测厚装置,由装载小车1, 称重模块2,气缸3,同步带4,导轨5,伺服电机6,激光检测装置7,称重托盘8,控制柜构成。
装载小车1安装在称重托盘8上,称重托盘8与称重模块2连接,称重模块2与称重气缸3连接。
在图2中,伺服电机6通过同步带4驱动激光检测装置7沿导轨5运行。
检测时,装载小车设有三个机械抓手,可以牢牢抓取液晶玻璃基板9。
激光检测装置对液晶玻璃基板9的A面10上部进行扫描检测,以透视法通过单面就可以检测液晶玻璃基板的厚度。
称重气缸3顶起称重模块2待稳定称重时激光检测装置开始扫描测厚。
激光检测装置设有发射器,PC机设有接收器。激光检测装置7的检测信号通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以无线方式连接到PC机。
测厚系统控制柜在图1中未标出,可根据现场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对称重测厚合并一个工位进行合理的布局,将测厚激光检测装置7和伺服电机6及同步带4放在液晶玻璃基板9的A面10上部。由于称重测厚工位有三个机器抓手在液晶玻璃基板上部,可以确保液晶玻璃基板上部前后晃动幅度小,可以省去原有在测厚工位的液晶玻璃基板夹固装置,在确保测厚数据误差的情况下,减少设备成本。
本实施例克服了现有的称重测厚两个工位的现状,并缩短玻璃生产流程,减少设备成本,缩小洁净空间,便于洁净间的维护和清扫。采用玻璃上部测厚和称重测厚合并一个工位,缩短传送带长度和装载小车的行程,减少玻璃晃动,增加玻璃良品率。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8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