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式盖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7334.2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8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隆棉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式盖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被,尤其涉及一种增强保暖效果的多层式盖被。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及家庭中使用的盖被多为单层式结构,此类单层式结构的盖被根据其内部填充物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如羽绒被一般采用单层立体网格式结构(如图1所示),即采用一层表布1和一层里布2,在表布和里布之间用网眼式结构的布条11做隔断,然后在表布、里布及布条11形成的网格中填充羽绒,此种结构的羽绒被在网格交界处(即布条11部分)仅有一层网眼式结构的布料而无羽绒填充,且网眼式结构布料孔隙较一般布料大,因此保暖效果并不佳;另如羊毛被一般采用单针绗缝刺穿式结构(如图2所示),即同样采用一层表布1和一层里布2,但不采用布条11来做隔断,而是直接将表布、里面及填充物刺穿缝合在一起,此种结构羊毛被中的填充物经刺穿缝合后缝合处会变薄,盖被的保暖性大受影响。上述两种单层式结构盖被在使用时热量极易流失,秋冬季节使用保暖性不足,有待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式盖被,此种结构盖被能够保留住被子内部的热量,可有效增强盖被的保暖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层式盖被,包括四周缘缝合的被面和填充于被面中的保暖性填充物,所述被面包括形状和尺寸均相匹配的表布和里布,所述表布和里布之间还设有至少两层中间布,表布和相邻的中间布相互缝合构成若干个第一填充格,里布和相邻的中间布相互缝合构成若干个第二填充格,相邻两中间布相互缝合构成隔层,且两个相邻第一填充格和第二填充格的缝合边界的位置相互交错。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第一、二填充格的缝合边界为直线型边界线和曲线型边界线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填充格的结构是:所述表布朝内一面上缝设有若干形成格状的第一隔断条,与表布相邻的中间布的一面上缝设有与第一隔断条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隔断条,该第一、二隔断条相互缝合形成若干第一填充格,且该第一填充格内填充有保暖性填充物。
所述第一填充格的结构是:所述表布、与表布相邻的中间布及保暖性填充物以绗缝刺穿式缝合形成若干第一填充格。
所述第二填充格的结构是:所述里布朝内一面上缝设有若干形成格状的第一隔断条,与里布相邻的中间布的一面上缝设有与第一隔断条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隔断条,该第一、二隔断条相互缝合形成若干第二填充格,该第二填充格内填充有保暖性填充物。
所述第二填充格的结构是:所述里布、与里布相邻的中间布及保暖性填充物以绗缝刺穿式缝合形成若干第二填充格。
所述第一隔断条包括界定若干个并排通道边界的若干第一纵向隔条和单端缝合式定位在每个纵向隔条同一侧的第一横向隔条;所述第二隔断条包括分别与第一纵向隔条和第一横向隔条相对应的第二纵向隔条和第二横向隔条。
所述第一纵向隔条与第二纵向隔条缝合式连接构成封闭的并排通道,所述第一、二横向隔条缝合式连接并与并排通道的边界构成半封闭的格状结构。
所述第一隔断条、第二隔断条、第一纵向隔条、第一横向隔条、第二纵向隔条和第二横向隔条均为网眼布结构。
构成隔层的相邻两所述中间布相对一面上分别缝设有上下对应的若干对缝合条,每对缝合条缝合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多层式盖被在表布和里布之间设有至少两层中间布,表布和相邻的中间布相互缝合构成若干个第一填充格,里布和相邻的中间布相互缝合构成若干个第二填充格,相邻两中间布相互缝合构成隔层,且两个相邻第一填充格和第二填充格的缝合边界的位置相互交错,这样由于表、里格子错位,且表层和里层之间有隔层存在,热量不易从填充格的交界处散出,大大增强了盖被的保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单层立体网格式盖被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单层单针绗缝刺穿式盖被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盖被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断面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表布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盖被断面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隆棉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大隆棉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7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造粒过程中在口模位置产生碳化物的装置
- 下一篇:无卤阻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