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电磁炉的电源接头及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7195.3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7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王涛;乔中义;李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6;F24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磁炉 电源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磁炉的电源接头及电磁炉。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磁炉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渐向超薄方向发展。如今家用电磁炉的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各种结构的超薄电磁炉。
但是,现有的超薄电磁炉仍然不够薄且外形并不美观。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家居装潢水平的提升,各种家用电器的外观亦愈来愈美。电磁炉亦需要一种新的结构来提升自己的外观形象,如专利“CN200610017965.7”中记载的一种电磁炉结构,但是该种类型电磁炉之结构亦不够薄。同时,现有的电磁炉在使用的过程中,亦存在各种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电磁炉的电源接头,可使电磁炉更容易实现更薄的结构且使得电磁炉的使用更为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适用于电磁炉的电源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槽,所述电源槽内设有与电磁炉内线圈盘连接的第一驱动端及第二驱动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方案为:所述电源槽内还设有至少一个与电磁炉内部显示或输入电路连接的数据端。数据端与驱动端一起设置,减少电磁炉开口且便于工业设计、制造,提供一个电磁炉与外部电源盒通信的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方案为:所述数据端、所述第一驱动端及所述第二驱动端之端头相互平齐。该平齐结构,使得电源槽之高度,不影响电磁炉整体厚度,使得电磁炉可设计得更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方案为:所述数据端为一个,所述数据端内设有通信端、DC电源端及接地端。与显示或输入电路进行通信或供电的线皆集成于一端,进一步提供一种更小的接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方案为:所述数据端为USB接口、四针接口或圆形四数据线接口。采用通用的四线结构,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便于工业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优选方案为:所述电源槽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所述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所述数据端中至少一种。多个凹槽的设计,各个凹槽内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端子,该结构可进一步避免各端子间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优选方案为:所述适用于电磁炉的电源接头还包括与所述电源槽匹配的电源头,所述电源头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盒或所述电磁炉连接。专用电源头的设置,配合电源槽工作,提升电磁炉整体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优选方案为:一种电磁炉,与外部电源盒连接,其特征在于:设有上述7个方案中任一项中所述电源接头,所述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线圈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优选方案为:所述电源槽设于所述电磁炉、所述电源盒或外部接头内。多种设置方式,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的不同而选择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优选方案为:所述电源槽与所述电磁炉或所述电源盒通过卡接、粘接、螺纹连接中至少一种方式而固定连接。该方案之分体结构更便于工业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1.电磁炉本体上若采用接头结构,可使得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不必采用现有的外插结构;其中,电源槽可使得电磁炉与供电单元的插拔更为方便;同时,若各电磁炉采用相同的电源槽,则多个电磁炉可使用同一个供电单元,更节约成本。
2.设置一可直接驱动线圈盘的电源槽,第一驱动端与第二驱动端直接输出中高频的交流高压(超过220V)。该结构适用于超薄的电磁炉,使得电磁炉本身可设计得更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亦可根据下述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5电源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源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5电源头与电磁炉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源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电源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电源槽,12-数据端,3-第一驱动端,14-第二驱动端,21-电源头,22-数据匹配端,23第一匹配端,24-第二匹配端,31-电磁炉,41-通信端、42-DC电源端及接地端,51-第一凹槽,52-第二凹槽,53-第三凹槽,54-第四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7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