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舵/翼面折叠的专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6639.1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折叠 专用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工装,特别是一种用于舵/翼面折叠的专用工装。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为了节省占用空间,通常需要将某种飞行器的舵/翼面进行折叠后装入发射筒内。飞行器主体为圆柱体,飞行器四个舵/翼面面垂直于圆柱体圆弧切线方向,间隔90度均匀对称分布。舵/翼面面折叠时,需要将沿翼表面切向、垂直于圆柱体轴线安装的多个弹簧向圆柱体圆弧外表面方向下压,弹簧带动锁销沿舵/翼面切向运动,这时舵/翼面面解除锁定,然后将舵/翼面面绕其折叠旋转轴转动135度,最后安装定位螺钉将舵/翼面面保持在折叠状态,从而完成折叠。目前舵/翼面面采用手工折叠方式,其折叠过程需要同时完成多个方向的多个动作,使用机械装置很难一次实现。
弹簧安装在一条沿舵/翼面面切向垂直于圆柱体轴线的2mm宽的槽内,下压时,需要用较细的针状物(拨针)插入舵/翼面面的弹簧安装槽,由于弹簧外径到芯轴的距离很短,拨针下压弹簧时容易在槽内打滑,所以需要在施加沿槽方向(切向)的力的同时保持拨针有一定的插入(法向)压力才能将弹簧下压;四个舵/翼面面呈立体分布,由于弹簧的压缩力量大,操作多个弹簧时,由于空间、角度的限制,弹簧沿切向运动时,人工很难同时施加沿舵/翼面法向的力量将拨针压紧。
另外,折叠舵/翼面时安装定位螺钉的时间较长,这就需要将舵/翼面沿其折叠旋转轴转动并保持在135度的弯折位置大约半分钟,由于舵/翼面的扭转力矩很大,操作者很难持续地对舵/翼面施加较大的压力;操作者手工施压的不持续、不均匀,容易造成舵/翼面非金属防热材料的损伤,还很可能因为舵/翼面反弹而导致人员伤害事故。
进一步,下压弹簧时,每个操作者一只手只能压下一个弹簧,N个弹簧就需要N/2个操作者;折叠时,舵/翼面有很大的扭矩,通常需要2~3个人同时操作;再加上安装定位螺钉的人员,整个操作过程需要5~6个操作者同时进行工作;这对外场作业时人员的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原理压紧、拨动弹簧并折叠舵/翼面的运动机构;提供了一种省力、可单人操作完成多个动作、有效防止人员伤害和产品损伤的用于圆柱体舵/翼面折叠的机械装置;具体装置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舵/翼面折叠的专用工装,包括支撑结构、传动机构和折叠板;
支撑结构包括两个卡环和连接梁;每个卡环是由两个半环组装而成,并通过连接、锁紧装置将两个半环连接成整环并固定在圆柱体上;卡环外圆周上有供与连接梁连接的凸台,且有与舵/翼面折叠旋转轴同轴的圆柱体轴;连接梁为长杆形圆柱,两个卡环通过两根连接梁连接定位;
传动机构包括切向摆杆、法向压杆、连接杆、销钉和压杆;
连接杆的一端与切向摆杆和法向压杆两者连接,另一端与压杆连接;压杆和切向摆杆以连接梁为旋转轴做旋转运动,压杆通过连接杆带动切向摆杆转动同时带动法向压杆沿法向运动,这就实现了机构同时做切向和法向两个方向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6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