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1197.1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清;黄勋福;刘震;冯顺燕;李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清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张璐;方晓明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康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类的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2.45%。我国每年有新发脑血管病例约200-250万。脑血管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并发症多的特点。大量资料表明:患脑血管病经抢救存活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肢体偏瘫、关节僵硬、挛缩等,其中约有3/4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有16%的患者长期卧床或住院,2/3需人帮助料理生活,只有10%~20%的患者可达到基本痊愈。脑血管病不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还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行为和生理功能,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痛苦,也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医疗、经济、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和负担。
对于占大多数情况的肢体偏瘫患者而言,在患病后的早期,偏瘫肢体的正确摆放姿势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水平及康复时间。人体四肢肌肉在功能上分为伸肌和屈肌,伸肌和屈肌在脑功能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处于平衡状态;而当脑卒中或脑外伤时、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造成长期卧床状态时,下肢的屈肌占主导模式,在没有良好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下肢肌肉的肌张力会逐渐升高,导致肢体内收僵硬、膝关节或踝关节活动度受限、关节僵硬等。因此,在患者患病后的早期,偏瘫肢体的姿势的正确摆放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上仅有简单的起着支撑作用的支架产品,基本没有改善患侧肢体正确姿势的康复器具。这样的支架器具仅能进行简单的支撑,而没有考虑到患者具体肢体的生理结构等因素,所以无法使患者肢体处于良肢位,因而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康复,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肢体僵硬或肌肉功能萎缩而使得康复治疗事倍功半,甚至由此使康复治疗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康复装置,能够使患者肢体适时地处于良肢位,由此更有利于康复治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肢康复装置,包括:
主体,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包括:小腿支撑部、弯曲部、大腿支撑部,所述弯曲部连接在小腿支撑部与大腿支撑部之间并且具有不变的或可调的弯曲角度;其中,所述主体在内弯的内侧表面具有与下肢外形匹配的凹槽并具有柔性保护垫层,所述主体具有穿透所述内侧表面的用于透气的多个透孔或透槽;
柔性封闭结构,其沿所述主体的延伸方向延伸并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凹槽的开口;
多个柔性紧固带,其相互平行分开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且每个柔性紧固带横越过所述凹槽的开口上的所述柔性封闭结构以将下肢紧固于所述主体;
足调节板,其通过带组件连接到所述小腿支撑部以与所述小腿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形成90~110度,所述带组件包括:将所述足调节板的根部连接到所述小腿支撑部的末端的系带、和将足部环绕以紧固到所述足调节板的环带。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小腿支撑部或所述大腿支撑部的自由端是可伸缩的端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透孔或透槽在所述主体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分开地分布。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带组件包括:长度可调的一对调节带,所述的一对调节带在一端分别连接到所述足调节板的两个侧边,并在另一端选择性地连接到沿所述小腿支撑部的多个定位孔中的一个,所述多个定位孔沿所述小腿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分开设置。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具有可调的弯曲角度,并包括保持小腿支撑部与大腿支撑部之间角度的角度锁定结构。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具有不变的弯曲角度,该弯曲角度为160~170度。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封闭结构包括:拉链、粘片、弹力带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封闭结构的朝向所述凹槽的内侧上具有缓冲衬垫。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从小腿支撑部经弯曲部平滑地延伸到大腿支撑部。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提供的下肢康复装置,能够使患者肢体适时地处于良肢位,由此更有利于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清,未经黄文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1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摄像装置
- 下一篇:钛-钢-钛三层复合板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