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夯机二级防后倾撑杆到位冗余检测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9264.6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9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丁张;庞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山河装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夯机 二级 防后倾 撑杆 到位 冗余 检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强夯机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夯机二级防后倾撑杆到位冗余检测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强夯机的工作状态下都是装有二级防后倾撑杆的,但是在需要将强夯机拆装运输或者在需要将臂架降变幅的时候,往往因为疏忽大意或者看不清楚二级防后倾撑杆是否已经达到极限位置还继续降变幅,进而造成设备损坏重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
现有技术中对强夯机的二级防后倾撑杆是否到极限位置完全是靠人眼来判断,这样容易造成因疏忽大意或者天气原因而不知道二级防后倾撑杆是否已经处于极限位置,若继续进行降变幅则会造成事故发生,后果很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强夯机二级防后倾撑杆到位冗余进行检测及控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强夯机二级防后倾撑杆到位冗余检测及控制装置,通过机械式行程开关、电感式接近开关冗余检测第一二级防后倾撑杆和第二二级防后倾撑杆是否到位冗余,本装置包括机械式行程开关、电感式接近开关、双触点继电器、闪光蜂鸣器、变幅降使能电磁阀、整车控制器、报警系统和直流电源,
所述机械式行程开关与双触点继电器相连,双触点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分别连接闪光蜂鸣器和变幅降使能电磁阀,且有一续流二极管与双触点继电器并联;
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和直流电源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连接变幅降使能电磁阀和报警系统,且有一续流二极管与变幅降使能电磁阀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双触点继电器的触点分别为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为常开触点,连接所述闪光蜂鸣器;第二触点为常闭触点,连接变幅降使能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系统至少包括显示器图文显示或者闪光蜂鸣器报警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双触点继电器的线圈回路中串接有熔断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和闪光蜂鸣器在电路中串接有熔断器。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电源与整车控制器的连线中串接有熔断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强夯机二级防后倾撑杆到位冗余检测及控制装置,通过机械式行程开关、电感式接近开关冗余检测第一二级防后倾撑杆和第二二级防后倾撑杆的限位块是否到极限位置的情况,实现对操作者报警提醒以及限制危险方向动作冗余控制的目的,保证整车设备及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强夯机二级防后倾撑杆到位冗余检测及控制装置,通过机械式行程开关、电感式接近开关冗余检测第一二级防后倾撑杆和第二二级防后倾撑杆的限位块是否到达到极限位置,本装置包括机械式行程开关、电感式接近开关、双触点继电器、闪光蜂鸣器、变幅降使能电磁阀、整车控制器、报警系统和直流电源。
机械式行程开关与双触点继电器的线圈相连,双触点继电器的两个触点为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其中第一触点为常开触点,连接闪光蜂鸣器,第二触点为常闭触点,连接变幅降使能电磁阀。双触点继电器的线圈回路中串接有熔断器,且有一续流二极管与双触点继电器并联。
电感式接近开关和直流电源分别与整车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分别连接变幅降使能电磁阀和报警系统。直流电源为24V,在与整车控制器的连线中串接有熔断器。电感式接近开关和闪光蜂鸣器在电路中也串接有熔断器。有一续流二极管与变幅降使能电磁阀并联。
变幅降使能电磁阀即整车能否进行臂架变幅下降动作的使能电磁阀。
如图2所示,其中FU1、FU2和FU3为熔断器,ST1、ST2分别为机械式行程开关和电感式接近开关,H1为闪光蜂鸣器,Y1为变幅降使能电磁阀,K1为双触点继电器,D1和D2为续流二极管,其中K1/NO为双触点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1/NC为常闭触点,CO1为整车控制器,DI为整车控制器输入端,DO为整车控制器输出端,DI1为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山河装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山河装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9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氧化镁混凝土锥形沉管灌注桩
- 下一篇:一种磁性磨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