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急开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8458.4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林会明;刘亚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会明 |
主分类号: | E05F15/10 | 分类号: | E05F15/10;F16H3/68;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开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门、站台屏蔽门的应急开门装置,尤其是涉及到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的应急开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客车门、站台屏蔽门(以下简称“车门”)的开启和关闭,常用电机作为动力源,经蜗轮蜗杆减速后,再由同步带传动,同步带连接车门,在电机正反转情况下,由同步带带动车门完成开关动作。
蜗杆蜗轮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比大、噪音小的优点,为很多车门驱动机构所采用,同时,蜗杆蜗轮有自锁功能,断电时打开或关闭车门很费力,车门设计时,蜗杆蜗轮的自锁功能有时还会直接应用于车门的关门锁紧。
但是以上蜗杆蜗轮的自锁功能的优点也存在缺陷,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存在手动打开门需要的力很大或是手动开门打不开的情形。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急开门装置,在应急情况下将蜗轮蜗杆机构脱开,使应急情况下打开车门需要的力减小,增加了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机构,在紧急状态下车门不能够方便打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脱开蜗杆蜗轮机构,在正常情况下,电机能过蜗轮蜗杆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带动门正常运行,其中蜗杆蜗轮为一级传动,行星齿轮为二级传动。当车门关闭后,在紧急情况下,拉动应急开关,将蜗轮蜗杆机构从传动链中脱开,可以较为轻松的用手将门拉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急开门装置,其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变速机构,所述应急开门装置还包括离合机构,离合机构与变速机构活动连接。电机轴经过变速机构减速,将扭矩传递到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包括内齿同步带轮、同步带和同步轮,内齿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运动,携门架连接同步带和车门,车门和同步带保持同步运动,实现车门的开关。
所述变速机构由变速箱、蜗轮、行星轮架和行星轮组成,蜗轮、行星轮架固定在变速箱的齿轮轴上,蜗轮固定连接在齿轮轴上,行星轮架通过轴承连接在齿轮轴上,行星轮架可以绕齿轮轴旋转,行星轮通过行星轮轴固定在行星轮架上;变速箱内的蜗轮与电机输出的蜗杆啮合,齿轮轴上的轮齿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与传动机构中的内齿同步带轮的内齿啮合。
所述离合机构设置有活动插入行星轮架外齿的离合滑块。正常状态下,离合滑块通过插入行星轮架外齿,限制了行星轮架的转动;紧急状态下,离合滑块脱离行星轮架的外齿,行星轮架的转动脱离了限制。
离合滑块固定在离合箱内,离合滑块通过连接销与驱动杆连接,驱动杆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离合箱内,驱动杆一侧连接应急软索支架,另一侧连接软索回位弹簧,应急软索连接应急软索支架和应急开关。紧急状态下,拉动应急开关,与应急开关连接的应急软索拉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离合滑块脱离行星轮架外齿。
变速箱固定在电机减速箱的端面上;离合箱固定在变速箱的外圆周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应急情况下,使蜗轮蜗杆机构脱离传动链,在紧急状态下,手动打开车门需要的力减小,增加了车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的传动系统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离合机构图。
图3为图2的变速离合机构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方案由:同步轮10、同步带20、电机30、变速机构40、离合机构50、导轨60、携门架70、车门80、应急开关90组成。
在电机30带动下,通过变速机构40、离合机构50、带动同步带20运动。固定在同步带20上携门架70及车门80一起沿着导轨60的方向运动,实现门的开关。
如图2所示,应急开门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其主要包括变速机构40、离合机构50、应急开关90。
变速机构、离合机构由:电机30、电机减速箱31、蜗杆32、蜗轮33、齿轮轴34、变速箱41、行星轮轴42、行星轮43、行星轮架44、内齿同步带轮45、离合箱51、离合滑块52、连接销53、固定轴54、驱动杆55、应急软索支架56、软索回位簧57、应急软索91组成。
电机30的输出蜗杆32在电机减速箱31内,变速箱41固定在电机减速箱31的端面上,蜗杆32与蜗轮33啮合,蜗轮33固定在变速箱41内的齿轮轴上,行星轮架44通过轴承固定在齿轮轴34上,行星轮架44内设有行星轮轴42,行星轮43固定在行星轮轴42上,齿轮轴34上的轮齿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43与内齿同步带轮45的内齿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会明,未经林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8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