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7532.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如江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的收集灰尘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类是通过织物类或纸质类的尘袋收集灰尘,还有一类是通过尘盒或尘桶收集灰尘。其中,尘袋具有透风截尘功能,虽然其收集的灰尘大都在袋内,但是尘袋外表面依然附着一些细小的灰尘,从而取出需要重复使用的尘袋、最终抛弃尘袋的过程中以及将尘袋中的灰尘倒入垃圾袋的过程中,均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细微的灰尘飘散在空中,形成二次污染;尘盒或尘桶收集的灰尘需倒入垃圾袋,在倒入的过程中,一些细微的灰尘亦不可避免的飘散在空中,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器,它具有能够有效降低二次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吸尘器,包括机头和尘桶,其中,该机头上部设有外壳,该外壳具有吸口和排气孔,该吸口内设有抽风机,且该外壳下部设有过滤器,所述机头下部设有独立腔,该吸口的内端连通至该独立腔,该过滤器位于该独立腔内,该排气孔通过该过滤器连通至该独立腔,同时,该独立腔的下部设有漏口,该漏口配有阀门,以及,该独立腔外部套有塑料袋,该机头可分离的放置于该尘桶上。
所述独立腔呈漏斗状,且该漏口位于该独立腔的最低处。
所述阀门为:该机头的边部枢接有连杆,该连杆的下部固定有和该漏口相配的挡板、上部固定有旋钮,且该连杆配有复位弹簧。
所述机头和该尘桶之间连接有搭扣。
所述尘桶下部设有底座,该底座下部设有万向轮。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降低二次污染。本发明的吸尘器的机头下部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独立腔。即,该独立腔和尘桶分开,且该独立腔用于暂时存储灰尘。当需要清空灰尘时,可以打开该独立腔下部的漏口,从而暂时存储的灰尘落入该独立腔上套设的塑料袋内,进而垃圾不会被使用者接触到,也不会飘散到空中,有效避免或减少了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中:10、机头;20、外壳,21、吸口,22、排气孔;30、抽风机;40、过滤器;50、独立腔,51、漏口;60、阀门,61、连杆,62、挡板,63、旋钮,64、复位弹簧;70、尘桶;80、搭扣;90、底座,91、万向轮;100、塑料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吸尘器,包括机头10和尘桶70。其中,该机头10上部设有外壳20,该外壳20具有吸口21和排气孔22,该吸口21内设有抽风机30,抽风机30具有电机,且该外壳20下部设有过滤器40。进一步的讲,该机头10下部设有独立腔50,该吸口21的内端连通至该独立腔50,该过滤器40位于该独立腔50内,该排气孔22通过该过滤器40连通至该独立腔50。同时,该独立腔50的下部设有漏口51,该漏口51配有阀门60。即,该阀门60用于封闭和打开该漏口51。以及,在使用该吸尘器时,该独立腔50外部套有塑料袋100,且该机头10可分离的放置于该尘桶70上。
该吸尘器的工作原理为:启动该抽风机30,灰尘从吸口21进入该独立腔50中,而气流经过该过滤器40后从该排气孔22排出机器外。由于此时该阀门60为关闭状态,该独立腔50组成一相对封闭的用于暂时存储灰尘的储存间。当独立腔50内尘满时,将该阀门60打开,经过该漏口51将灰尘倾倒至塑料袋100内,不会造成扬灰或二次尘舞飞扬。
优化的:
该独立腔50呈漏斗状,且该漏口51位于该独立腔50的最低处。这样,便于该独立腔50内存储的灰尘在重力作用下主动流至该漏口51处进而向外倒出。
该阀门60为:该机头10的边部枢接有连杆61,该连杆61的下部固定有和该漏口51相配的挡板62、上部固定有旋钮63,且该连杆61配有复位弹簧64。即,在该复位弹簧64的作用下,该挡板62常态为将该漏口51予以封闭,当旋动该旋钮63时,该旋钮63通过该连杆61带动该挡板62位移,进而将该漏口51打开。显然,这样的阀门60简单实用。
该机头10和该尘桶70之间连接有搭扣80。即,通过该搭扣80将该机头10和该尘桶70连接在一起,打开该搭扣80后,即可将该机头10和该尘桶70分离。
该尘桶70下部设有底座90,该底座90下部设有万向轮91。这样,便于移动该吸尘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如江,未经王如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7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