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免细长盲孔套筒内孔减点的新加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5269.1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9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魏春燕;刘庆教;王志远;荀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细长 套筒 内孔减点 加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部带有盲孔的套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避免细长盲孔套筒内孔减点的新加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多级液压缸套筒因其内孔带盲孔,珩磨时不能通过式地加工内孔,经常导致内孔存在减点,油缸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抖动、发响等问题,影响了油缸的产品质量。常规加工带盲孔的内孔时,一般通过经验取一段靠近盲孔的内孔,增加该段内孔的磨削次数,以达到该段内孔尺寸与正常内孔尺寸相同。运用常规方法加工带盲孔的内孔时,存在以下问题:增加磨削次数的范围不好确定,且不易控制,易导致盲孔端内孔加工过度或不足;因需增加磨削次数,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通过经验来控制L2和增加的磨削次数,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实际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从结构层次优化加工质量,避免内孔减点产生的一种避免细长盲孔套筒内孔减点的新加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避免细长盲孔套筒内孔减点的新加工结构,包括有内孔的套筒,在套筒的一端开有盲孔;在套筒内紧靠盲孔处开有退刀槽;所述的套筒的内孔紧靠退刀槽的一端加工成一喇叭口状锥形孔,所述的锥形孔与套筒内孔自然过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距盲孔端一定范围内逐渐减少套筒内孔留量的加工方法,使靠近盲孔端成为一种“喇叭状”的结构。这种新加工结构不需要增加盲孔端内孔的磨削次数,能减少内孔加工减点的出现,减少加工时间,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质量并稳定产出,有效解决此类油缸缸筒内孔加工困难、不合格率高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2、盲孔;3、退刀槽;4、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避免细长盲孔套筒内孔减点的新加工结构包括有内孔4的套筒1,在套筒1的一端开有盲孔2;在套筒1内紧靠盲孔2处开有退刀槽3;所述的套筒的内孔4紧靠退刀槽3的一端加工成一喇叭口状锥形孔,所述的锥形孔与套筒1内孔4自然过渡。所述的锥形孔大口与小口的直径差为0.2-0.3mm,长度50mm。
具体方法是,在距离盲孔端50mm处逐渐减少内孔留量,使其形成直径差在0.2-0.3mm之间的喇叭口,喇叭口小口端与套筒内孔自然过渡,不得有台阶,便于珩磨内孔时自然过渡。
针对不同型号的珩磨机床或者缸筒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喇叭口”长度50mm和直径差实现相同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5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瓦片
- 下一篇:一种舒筋活血药酒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