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露天草坪看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4951.9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3/12 | 分类号: | E04H3/12;A01G1/00;A01G2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露天 草坪 看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坪建植与养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露天草坪看台。
背景技术
我国各级体育部门、所有高校和部分中小学都有阶梯露天看台,是各类演出活动和体育赛事的一个重要的观众硬件设施。看台大多属钢筋水泥结构,台阶一般4-10层。露天看台景观单调、夏热冬冷、噪音较大、反光刺目,视力疲劳等,影响观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消除视觉疲劳、缓冲高温低温、增氧净化空气、增加观看兴趣的露天草坪看台及其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露天草坪看台,包括多个座位带、自压水箱、渗灌系统,每个座位带之间设有人行道,在人行道与其相邻的座位带之间设有排水明沟;每个座位带均呈阶梯状,所述座位带的每个阶梯上包括木条座位带、草坪种植带和排水管,木条座位带设在草坪种植带的前面;所述草坪种植带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排水层、隔离层、基质层、草坪层;所述基质层的顶部与所述木条齐平;所述自压水箱通过渗灌系统将水渗灌至草坪种植带上,所述排水层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木条座位带包括砖混结构,在砖混结构的上面安装木条;所述隔离层包括滤网和沙层;所述排水层包括碎石层,在碎石层中沿着阶梯横向水平设置有滤水管;每根滤水管与所述排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在每根滤水管与所述排水管之间均设有保水闸阀。
进一步地,所述渗灌系统包括渗灌干管、多根渗灌支管、渗灌毛管,渗灌干管与自压水箱相连接,每根渗灌支管沿着阶梯状座位带的纵向设置并且与渗灌干管连接;在每根渗灌支管上连接有多根渗灌毛管;在每个所述基质层中水平设置一根所述渗灌毛管。
进一步地,在每根所述渗灌支管上设有渗灌闸阀和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基质层主要由沙、细沃土、泥炭土按体积比4﹕3﹕3比例混合,并掺施N、P、K复合肥250~300g/m3、草坪专用缓释肥300~350g/m3和植物抗旱保水剂100~200g/m3。
上述露天草坪看台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改造看台结构,建立草坪种植带和座位带;
(2)建立渗灌系统与排水系统;
(3)采用暖季型与冷季型草坪交播方法建立常绿草坪;
(4)采用草坪常规养护措施,保持长期草坪景观。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⑴增加草坪面积,形成常绿看台,改善生态条件:经看台改造,草坪面积可达到65~70%,观看区域可达80%,人行道两侧配以盆栽花卉与常绿灌木,可形成园林看台。草坪能将观众呼出的CO2转化为O2,其CO2同化效率为1.5g/㎡,也能部分吸收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灰尘,可有效地净化空气。草坪能较混凝土吸收噪声可达20~30%,可消除水泥看台反光,消除视觉疲劳。夏天看台草坪的空气湿度比水泥地高10%~20%,草坪表面温度比水泥表面温度低2~10℃,早晚温差小,太阳辐射越大缓冲越明显。冬季则相反,草坪表面温度较水泥表面温度高1~4℃。总之,看台经改造后,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缓冲温度、吸收灰尘、降低噪声、消除视觉污染等。
⑵安装木条座位带,提高座位舒适度:水泥看台座位冬冷夏热,通透性差,灰尘较多。经改造安装木条座位带后,提高了座位舒适度。
⑶建立自压渗灌系统,节能节水,不影响观众活动:根据看台特点设计低压渗灌系统,不影响观众观看与活动。按要求在看台顶层建立渗灌水箱,无需水泵加压,节电节能,用水量也很小。
⑷看台草坪基质层排水,改变了排水方式,降低或消除持续渗灌和雨天表面流水或积水,同时利用管道回收排水以便运动场草坪灌溉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草坪种植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渗灌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4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