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4355.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再胜;钟文军;刘义勇;孙国民;王火平;尹汉军;徐志毅;刘志刚;王怡;李旭;刘新帅;李庆;何宁;冯现洪;杨琥;廖红琴;赵冬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8 | 分类号: | F16L55/16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张秋红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底 管道 永久性 修复 隔离 套筒 装置 | ||
1.一种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海底管道(10)上的至少一个临时修复管卡(20)外部的至少一个承压套筒(1)、以及套设并密封连接在所述海底管道(10)外周上的两个第一连接套袖(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套袖(2)分别连接并连通在所述至少一个承压套筒(1)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套筒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承压套筒(1),该隔离套筒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套设在所述海底管道(10)外周上的第二连接套袖(3);至少两个所述承压套筒(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套袖(3)沿轴向相串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套筒(1)包括筒体(11)以及连接并连通在所述筒体(11)两端的封头(12),所述封头(12)的内径自朝向所述筒体(11)一端向背向所述筒体(11)的一端逐渐递减;
所述承压套筒(1)通过所述封头(12)与所述第一连接套袖(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1)由两个半环形柱体相对焊接形成,所述封头(12)由两个半环形封头单元相对焊接形成,所述封头(12)以其面对所述筒体(11)的一端的环形端面焊接在所述筒体(11)对应一端的环形端面上;且,所述两个半环形柱体相对焊接形成的焊缝(111)与所述两个半环形封头单元相对焊接形成的焊缝(121)相互错开;
所述第一连接套袖(2)由两个半环形套袖单元相对焊接形成,所述封头(12)以其面对所述第一连接套袖(2)的一端的环形端面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套袖(2)对应一端的外周侧面上;且,所述两个半环形套袖单元相对焊接形成的焊缝(21)与所述两个半环形封头单元相对焊接形成的焊缝(121)相互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套筒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临时修复管卡(20)和所述承压套筒(1)之间,且相对两端封闭在所述海底管道(10)外周上的隔离囊(8);所述隔离囊(8)上设有导流孔(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套筒(1)的外周侧面上设有贯通至其内部的孔部(13);所述孔部(13)上安装有将所述孔部(13)封闭的丝堵组件(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套筒(1)和所述第一连接套袖(2)的外周表面上均设有防腐涂层(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袖(2)的外周设有对所述第一连接套袖(2)与所述海底管道(10)之间的连接处进行保护的防腐热缩套(6)。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套筒(1)上安装有阴极保护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海底管道在役永久性修复的隔离套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保护系统包括牺牲阳极(7);所述牺牲阳极(7)安装在所述承压套筒(1)的外周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43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