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14139.6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薛少卿;李毅;徐文山;曹哲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0 | 分类号: | F25D23/00;F16J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家电,延长了食物的保鲜期。鉴于食物品种的不同以及对保鲜环境要求的不同,冰箱内需要分为多个不同的温区。通过将各温区设置成不同的温度,达到分类冷藏冷冻的目的。
为了将各温区更好地分隔开,目前常采用的结构是在不同的温区之间设置隔板。隔板需要具有隔热功能,通常是在隔板内部填充隔热材料以达到上述目的。
现有技术中隔板与箱胆之间的密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导致冷气在不同温区之间流动,影响控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避免温区之间冷气泄漏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加工简易、且各温区温度稳定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密封主体材料固化充分的冰箱。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冰箱,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箱胆、用于将所述箱胆分割出不同温区的隔板、以及填充在所述隔板内部的保温层,所述冰箱还包括设置在隔板与箱胆之间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一侧贴置在隔板的外侧面上,另一侧 贴置在箱胆的内侧面上。
特别是,密封部的材料为聚氨酯;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聚氨酯。
特别是,所述密封部包括位于上部的密封主体和位于下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阻挡密封主体泄露出隔板与箱胆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密封主体的材料为聚氨酯,所述固定部的材料为密封海绵。
进一步,所述箱胆在对应所述隔板的位置处向外部弯折形成弧线形,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所述隔板的外侧面、以及所述箱胆的内侧面之间形成蓄料池。
进一步,所述隔板外侧面上向所述箱胆方向延伸形成一个凸沿,所述固定部卡在所述凸沿的下方。
特别是,所述隔板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注入保温材料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冰箱在隔板与箱胆之间设置密封部,保证不同温区之间冷气不会发生泄漏。密封部采用与保温层相同的聚氨酯作为材料,保温效果更好,而且加工更加方便。在密封主体的下部设有固定部,可以避免形成密封主体的材料从隔板和箱胆之间泄漏。蓄料池的设置可以为形成密封主体的材料留出足够的固化时间,避免其从隔板和箱胆之间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优选实施一未填充保温材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优选实施一未装入箱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隔板;11、凸沿;12、开口;20、箱胆;21、蓄料池;30、保温层; 40、密封部;41、密封主体;42、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优选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箱胆20、用于将箱胆20分割出不同温区的隔板10、填充在隔板10内部的保温层30、以及设置在隔板10与箱胆20之间的密封部40。密封部40的一侧贴置在隔板10的外侧面上,另一侧贴置在箱胆20的内侧面上。
密封部40的材料为聚氨酯,保温层30的材料也为聚氨酯。密封部40的作用也是为了保证冷气不在两个温区之间泄露,更好地体现不同温区的冷藏效果。
密封部40包括位于上部的密封主体41和位于下部的固定部42,形成密封主体41的材料从注入到固化需要一小段时间,设置固定部42可以阻挡材料泄露出隔板10与箱胆20之间的空间,便于安装。密封主体41的优选材料为聚氨酯,固定部42的优选材料为密封海绵。
箱胆20在对应隔板10的位置处向外部弯折形成弧线形,固定部42的上表面、隔板10的外侧面、以及箱胆20的内侧面之间形成蓄料池21。充分考虑到聚氨酯等材料的固化时间,蓄料池21可以将材料的流动性降低85%左右,杜绝了材料从隔板10和箱胆20之间的间隙中泄露。
隔板10外侧面上向箱胆20方向延伸形成一个凸沿11,以方便固定部42卡在凸沿11的下方。
为了便于注入聚氨酯,在隔板10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12。开口12的具体形状不限、具体位置不限,能够通过其向隔板10和箱胆20之间注入 聚氨酯即可。
隔板和密封部的安装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14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测试平台升降的系统
- 下一篇:玻璃板切割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