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形管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8315.5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3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顾晟飞;戴健;吴楠;徐利民;张红军;沈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燃气设备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10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的改进,特指一种适用于各种口径及埋深的管线、可在管道不停输的情况下开孔或封堵作业的安全性高的球形管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管接为三通、直筒管接;使用时,通常需要在管接上焊接支管,因而它们的高度会比较大,现有的管接仅适用于较小管径或管道埋地较深的管道接线,若管线口径较大或管道埋地较浅时,将无法满足安全规范要求的掩埋深度,易造成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种口径及埋深的管线、可在管道不停输的情况下提高开孔或封堵作业的安全性高的球形管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形管接,包含管接体、管塞、O形密封圈、管塞固定装置、上盖和法兰连接螺栓;所述管接体,包含球体;所述球体上设置有抱箍管、带颈法兰;所述带颈法兰用于与开孔封堵设备连接;所述抱箍管用来环抱不停输开孔、封堵作业的管道;所述球体,包含上半球体、下半球体;所述上半球体两端设置有抱箍管上半部,所述下半球体两端设置有抱箍管下半部;所述抱箍管上半部与抱箍管下半部组合成抱箍管。
优选的,所述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的连接处与管道轴线成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半球体与下半球体的连接处分别采用螺栓组件固定;所述下半球体上还设置有封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包含球体;所述球体上设置有抱箍管、带颈法兰;所述抱箍管作业时设置在不停输开孔封堵作业的管道上;因而能够降低连接支管(旁路)的高度,连接支管可水平设置在球体上,且与主管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也能接在球体底部,因而能适用于管线埋地较浅的工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与作业管道的焊接操作较为方便,不易出现与作业管道偏斜的现象,能保证设备的安装和开孔作业;同时,球形管接的高度大大降低,可缩短开孔机镗杆的行程,提高主机作业的稳定性和开孔作业的成功率;因其满足埋深要求,无须加砌保护沟等,降低工程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方案还兼有开孔、封堵两大性能,能节省一半的操作成本和作业时间;本实用新型方案适用于各种口径及埋深的管线、可在管道不停输的情况下开孔或封堵作业的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的第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应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应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的第二实施例的左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形管接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球体;2、抱箍管;3、管接体;4、带颈法兰;5、球体;6、上盖;7、垫片;8、管塞;9、O形密封圈;10、连接支管; 11、上半球体;12、下半球体;13、对接处;14、螺栓组件;15、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燃气设备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燃气设备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8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