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8234.5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向贤宏;杨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F2/9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导丝,特别涉及用于微创治疗的多功能医疗用导丝。
背景技术
医用导丝的主要功能是在诊断、微创治疗过程中,在体内起导轨和定位作用,将治疗或检查所使用的导管或导入器导入到目标部位。因此,医用导丝需要进行头端部成形,并且在质地硬度上经过处理,以便能够在分岔或者弯曲的管腔内无损伤地跟随管腔形状而压入。
为了防止从上臂或者手腕向心脏压入时所使用的导丝的头端部在插入途中误入(弯曲进入)分岔血管,同时为了可以向期望的部位适应性地引入导丝,一般导丝的头端部(或称为前端部)进行了弯折成形(shaping),如图1所示,以满足手术的要求。如图2所示,为可适应性地根据需要临时进行弯折,现也有一种具有可塑头端部的导丝,即头端部可以根据需要临时成形,这种导丝称为可塑导丝。
但是,随着临床上更多新技术的开展以及某些特殊病例的出现,上述常规导丝显露出它的诸多不足之处:
手术中可能需要逆转导丝前进的方向,即有可能将导丝的头端部变成尾端部及尾端部变成头端部来使用的情况,例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经颈静脉肝静脉支架植入术,股动脉穿刺失败而又必须从股动脉途径操作的介入手术等,上述常规导丝常无法达到要求,因为具备导引功能的只有头端部,尾端部为较坚硬的部分,进入管腔后后退势必造成管腔的损伤或穿破,更换不同形状头端部的导丝也不能达到防止管腔损伤或穿破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头端部及尾端部均能压入体内的医用导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导丝,包括导丝主体及位于导丝主体头端的弯折形头端部,所述导丝主体的尾端设有向导丝主体迂回弯折的尾端部。
在上述基础上,为适应引入部位的不同需要,本实用新型可做如下改进:
所述尾端部为一弯折条;或者,所述尾端部为一弯钩,该弯钩具有勾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垂直连接于导丝主体,所述勾部垂直连接于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条为直条,与导丝主体的夹角为钝角;或者,所述弯折条为圆弧条,与导丝主体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条的末端延伸出一延伸段,该延伸段与弯折条相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导丝具有弯折形的头端部,同时也具有弯折形的尾端部,使其头、尾端部均可以安全引入(压入)体内,可使操作者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可以节省医疗费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可以降低并发症,同时,头、尾端部均可安全引入(压入)体内,可逆转导丝的导入方向,使其功能大大增加,缩短手术操作的时间,缩短医、患曝光的时间,减轻放射线对医、患双方的伤害,减少造影剂的用量,减少与操作时间过长及造影剂用量过多相关的并发症。
(2)本实用新型所的导丝能够在部分手术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中,首先,经皮肝脏穿刺,穿中门静脉,在透视下,通过门静脉经肝实质穿通肝静脉,将导丝从体外引入门静脉、肝实质、肝静脉,到达上腔静脉,从右侧颈内静脉引出,此时,逆转导丝的行进方向,逆门静脉方向向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压进,到达目标位置后,沿导丝引进球囊或支架系统。又如,对于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人,在股动脉穿刺常误入假腔的情况下,可以从左侧的肱动脉穿刺,压入所述的导丝的头端部,经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右侧髂外动脉引出体外,此时逆转导丝的方向,即将导丝的头端部变为尾端部,将其尾端部变为头端部,再引入导管行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常可使不能成功的手术变为成功,并且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中的相关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具有弯折形头端部的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具有可塑头端部的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丝主体,2、头端部,3、尾端部,31、直条,32、圆弧条,33、直段,34、圆弧段,35、勾部,36、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8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防堵塞骨科手术吸引器
- 下一篇:一种大小鼠睡眠剥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