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8233.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张祥普;裴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02 | 分类号: | F16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刘奕晴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联轴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联轴器主要用于在动力机的输出轴和工作机的输入轴之间进行动力传动,并且在联轴器的传动下动力机和工作机的旋转方向相同。但是在一些领域中,需要工作机仅沿一个方向运转,例如,带坡度的皮带运输机等。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安装逆止器等设备,若动力机的旋转方向与工作机所需要进行的运转方向相反时,可能会损坏逆止器或电机等设备。
此外,当采用逆止器时,在安装或检修作业中,需要进行试转方向确认之后才能将动力机和工作机安装在一起,使得设备的安装较为繁琐。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联轴器进行改进,使得联轴器仅能够传递一种方向的转动,并当动力机所传递的转动与工作机所需要的转动方向相反时,该联轴器不进行动力传递而打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联轴器,该单向联轴器仅传递一个方向的转动,使得动力机向工作机所传递的转动始终是工作机所要求的转动,否则不进行动力传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向联轴器,所述单向联轴器包括与动力机固定连接的主动套和与工作机固定连接的从动套,所述单向联轴器还包括传动套,所述传动套套装在所述主动套和所述从动套中的一者的外周上并与所述主动套和所述从动套中的另一者固定连接,且所述传动套能够根据所述主动套的旋转方向而在所述主动套和所述从动套之间选择性地进行动力传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套套装在所述从动套的外周上,并与所述主动套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从动套的外周上形成有彼此隔开的多个棘轮齿槽,所述单向联轴器还包括设置在每个棘轮齿槽内的滚柱、弹簧和张紧块,所述滚柱平行于所述从动套的轴向并位于所述从动套与所述传动套之间,所述弹簧固定到棘轮齿槽的侧表面,所述张紧块通过所述弹簧而抵触到所述滚柱。
优选地,所述多个棘轮齿槽均呈L形。
优选地,在所述棘轮齿槽接触所述滚柱的部分上设置有滚柱滑块。
优选地,在所述传动套的两端与所述从动套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且所述轴承分别位于所述滚柱的两侧,所述轴承与所述滚柱之间均形成有空腔。
优选地,在所述轴承的面对所述滚柱的一侧处均设置有挡环,以防止所述滚柱轴向窜动。
优选地,在所述挡环的面对所述轴承的表面上形成有凹槽,且所述挡环的外周部抵触所述轴承的外圈,所述挡环的内周部抵触所述轴承的内圈。
优选地,在所述传动套上形成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所述空腔相通,并在所述挡环上形成有过油孔。
优选地,所述单向联轴器还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传动套外端的挡圈,以防止所述轴承轴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单向联轴器还包括联接盘,所述联接盘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传动套固定连接,并通过柱销与所述主动套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柱销的两侧固定有挡圈,所述挡圈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到所述联接盘和所述主动套,以防止所述柱销轴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主动套与所述动力机通过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套与所述工作机通过键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单向联轴器,传动套能够在主动套和从动套之间进行选择性地动力传动,使得主动套仅能够向从动套传递单方向的旋转运动。若传动套套装在从动套上并与主动套固定连接,当动力机带动主动套进行旋转的方向是从动套带动工作机进行旋转的方向时,传动套便能够带动从动套和工作机一起旋转。反之,传动套不能带动从动套旋转,从而工作机不运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单向联轴器,能够可靠地传递工作机所需要的动力,并切断动力机所传递的不是工作机所需要的动力,从而仅允许单方向的动力传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向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单向联轴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一部分的放大示图;
图4是图1中的一部分的放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单向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单向联轴器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一部分的放大示图,图4是图1中的一部分的放大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8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超双疏涂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结构涂料混匀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