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7551.5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贵;袁章平;康朝晖;江华;魏端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02 | 分类号: | B62J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 车前 开关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照明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对摩托车灯具认证采用的是DOT法规认证,该法规对摩托车前照灯的一项要求是:摩托车前照灯要随摩托车行驶常点亮,且点亮控制不能靠人为操作,即不能由照明开关控制。由于前照灯常亮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具有安全提示功能,从2016年以后欧盟地区也要采用上述标准。
参考图1,现阶段国内摩托车的前照灯(包括远光和近光),通过变光开关K2以及照明开关K1后与蓄电池(一般为12V直流电源)连接。当摩托车电源钥匙打开后,即打开摩托车电门锁后,闭合所述照明开关K1即可开启摩托车的前照灯,通过调节所述变光开关K2可调节所述前照灯处于远光状态或近光状态。
综上可知,在不采用照明开关条件下,如何实现摩托车前照灯常亮控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无需照明开关,在摩托车启动后可实现前照灯的常亮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该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包括:
控制前照灯负载电路与蓄电池导通或断开的开关电路;
与点火系统连接,用于采集发动机转速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信号产生控制所述开关电路持续导通的触发信号的触发电路;
其中,所述触发电路在所述发动机转速信号大于启动阈值后,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中,所述触发电路包括:
正极与所述点火系统连接的二极管;
第一极板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极板接地的控制电容;
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的第一分压电阻;
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接地的第二分压电阻;
基极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输出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用于输出所述触发信号的第一三极管。
优选的,在上述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中,所述触发电路还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正极连接,输出端接地的抗干扰电阻;
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容的第一极板以及第一分压电阻的输入端连接的限流电阻。
优选的,在上述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
第三分压电阻;
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分压电阻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第四分压电阻;
基极与所述第四分压电阻的输出端连接,发射极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的第二三极管;
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的第五分压电阻;
输入端与所述第五分压电阻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接地的第六分压电阻;
基极与所述第五分压电阻的输出端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连接所述前照灯负载电路的第三三极管;
其中,所述第三三极管为功率三极管。
优选的,在上述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中,所述前照灯负载电路包括:前照灯以及变光开关;
其中,所述前照灯一个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电极经过变光开关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中,所述前照灯负载电路包括:前照灯、变光开关以及外置继电器;
其中,所述前照灯的一个电极经过所述外置继电器的接触点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个电极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所述变光开关的一个连接端通过所述外置继电器的线圈后接地,另一个连接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正极。
优选的,在上述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中,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内置继电器;
其中,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前照灯负载电路通过所述内置继电器的接触点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以及接触点与所述前照灯负载电路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中,所述前照灯负载电路包括:前照灯以及变光开关;
所述前照灯的一个电极与所述内置继电器的接触点连接,另一电极经过所述变光开关后接地。
优选的,在上述前照灯开关控制电路中,所述前照灯负载电路包括:前照灯、变光开关以及外置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75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阵列基板、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保温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