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卷包装用内护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7132.1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3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江明;张超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钢北湖福利塑料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B65D59/06 | 分类号: | B65D5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8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用内护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钢卷包装用内护角。
背景技术
钢卷是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具有内外两个柱面和两个端面。由于钢卷具有体积大,质量重及边缘锋利等特征,因此钢卷在运输过程中,钢卷的两端容易受撞击而遭到破坏,特别是镀锌、镀锡薄板、彩色涂层钢板、硅钢板等优质钢材钢卷,钢卷两端一旦遭到撞击,很容易影响整卷钢板的质量。目前,解决钢卷两端受撞击的办法是使用内外护角件对钢卷的角部区域提供保护,以防止钢卷角部区域被损坏。
钢卷包装用护角包括有内护角和外护角,目前使用的内护角大多采用钢材或塑料制作的。采用钢材制作的内护角,其结构分为圆筒形基条和圆环形折条两部分,基条的一个边缘和折条的一个边缘连接,护角由折成“L”形的钢板而弯成,“L”形的钢板的一个面轧制成有放射性状皱摺的,采用开放式的内护角,基条和折条的两端相互搭接。此种结构护角的各部分厚度没有变化,由此造成材料使用较多,而且单层的结构对钢卷直径边缘的保护效果较差,抗冲击力不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护筒和圆环的内径可调、材料节约,包装成本低且方便捆扎的钢卷包装用内护角。
一种钢卷包装用内护角,所述内护角由一弯折的镀锌板件构成,包括与钢卷的内径形状相同或相近似的圆筒和沿着圆筒的一个端部径向向外弯折并且延伸的圆环,所述圆筒和所述圆环设有一个断口,所述圆筒和所述圆环的断口处通过搭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圆筒分为圆筒上部和圆筒下部,圆筒上部是由单层材料构成,圆筒下部和圆环是由双层材料构成。
如上所述的钢卷包装用内护角,圆筒上部的厚度为0.5~1.5mm,圆筒下部和圆环的厚度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钢卷包装用内护角设计合理,节约材料。
2、本实用新型采用镀锌板件制作,外观质量好。
3、本实用新型使用材料更少,重量轻,可以减轻包装工人劳动强度。工人在包装时,圆筒和圆环直径可调,操作方便。
4、本实用钢卷包装用内护角使用运输成本低,护角圈与钢卷能很好的贴合,能有效的对钢卷两端进行保护,包装质量高,尤其抗吊运冲击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钢卷包装用内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筒,2—圆环,3—圆筒上部,4—圆筒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钢卷包装用内护角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钢卷包装用内护角由一弯折的镀锌板件构成,包括与钢卷的内径形状相同或相近似的圆筒1和沿着圆筒1的一个端部径向向外弯折并且延伸的圆环2,所述圆筒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圆筒上部3和圆筒下部4,圆筒上部3是由单层材料构成,厚度为0.5~1.5mm,圆筒下部4和圆环2是由双层材料构成,厚度为1.0~3.0mm。所述圆筒1和所述圆环2设有一个断口,所述圆筒1和所述圆环2的断口处通过搭接的方式连接,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1和所述圆环2的两端互相搭接,可以伸缩,保证了内护角圈的直径可调;圆筒1的下部4和圆环2由双层材料构成,在包装时对钢卷内径边缘起加固和保护作用,与现有内护角相比材料更加节约,而在使用效果上,由于护角双层部分对钢卷直径边缘的保护更好,抗冲击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在包装钢卷时,先按顺序用防锈纸将钢卷内外表面包好,套上塑料套,再将本实用新型的圆筒1插入钢卷内径,使圆筒1紧贴钢卷内壁,圆环2贴紧钢卷端面,再包装外护角圈、两端面和护板后,用捆带捆紧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钢北湖福利塑料制品厂,未经武汉武钢北湖福利塑料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7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