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窑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6916.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哲;张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6 | 分类号: | F27B9/06;F27D3/00;B01J3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窑炉系统。
背景技术
选择性触媒还原反应(SelectiveCatalyticRecovery,SCR)一直是公认能够高效率的处理氮氧化物(NOx)最有效的方法。SCR脱硝技术广泛用于火力发电厂、高温焚化炉/锅炉等领域。
要进行SCR时需配合催化剂使用,现有制造SCR的固体板状催化剂的加热窑炉设备,是将装有催化剂的容置箱呈卧式横放在输送带上,送入加热窑炉进行热加工处理。然而,将容置箱呈卧式横放时,容置箱的开口位于左右两侧,违反热空气向上流动的原理,使得热加工过程的温度不易均匀稳定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稳定控制热加工温度的加热窑炉系统。
本实用新型加热窑炉系统,用于对选择性触媒还原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热加工处理,该催化剂是呈固体板状,该加热窑炉系统包含多个彼此连通的炉舱装置,一个能于所述炉舱装置间移动的运送装置。
每一个炉舱装置包括一围绕出一移动空间的内炉壁、一个间隔设置于该内炉壁外侧的外炉壁、一个连接于该外炉壁之顶缘的顶壁、一个由该内炉壁、外炉壁、顶壁共同围绕界定的夹层空间,及一个设置于该外炉壁上且位于该夹层空间内的加热单元,该移动空间与该夹层空间互相连通。
该运送装置包括一个能于所述炉舱装置的移动空间间移动的输送单元,及一个呈直立式地设置于该输送单元上的容置箱,该容置箱具有一个供数片催化剂间隔直立设置的容置空间、一个位于该容置空间下方且连通该容置空间的入风口,及一个位于该容置空间上方且连通该容置空间的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加热窑炉系统,其中每一个炉舱装置的加热单元具有多个间隔设置于该外炉壁上的加热管。
较佳地,前述加热窑炉系统,其中每一个炉舱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于该顶壁上且位于该夹层空间内的风扇。
较佳地,前述加热窑炉系统,其中每一个炉舱装置的外炉壁具有多个连通外界与该夹层空间的进气口,而每一个炉舱装置的顶壁具有多个连通外界与该夹层空间的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容置箱是呈直立式地设置,再配合每一炉舱装置的结构设计,能符合热空气向上流动的自然驱力,而能更稳定地控制热加工制程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窑炉系统之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中每一炉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仰视示意图,辅助说明数片催化剂设置于一容置箱内的态样;
图4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该容置箱内十个测温点的位置;及
图5是一曲线图,说明该容置箱内的测温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加热窑炉系统2的一较佳实施例,用于对选择性触媒还原反应的催化剂100(见图2)进行热加工处理,该加热窑炉系统2包含多个彼此连通的炉舱装置3,及一能于所述炉舱装置3间移动的运送装置4。
参阅图2,每一炉舱装置3包括一围绕出一移动空间310的内炉壁31、一间隔设置于该内炉壁31外侧的外炉壁32、一连接于该外炉壁32之顶缘的顶壁33、一由该内炉壁31、外炉壁32、顶壁33共同围绕界定的夹层空间34、一设置于该外炉壁32上且位于该夹层空间34内的加热单元35,及一设置于该顶壁33上且位于该夹层空间34内的风扇36,内炉壁31的顶缘为一开放端,该移动空间310与该夹层空间34互相连通。
其中,该加热单元35具有多个间隔设置于该外炉壁32上的加热管351,每一炉舱装置3的外炉壁32具有多个连通外界与该夹层空间34的进气口321,而每一炉舱装置3的顶壁33具有多个连通外界与该夹层空间34的排气口331。借此,使得每一炉舱装置3皆是一个独立的加热循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6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秸秆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反相机手柄测试制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