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6614.5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6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许祖年;赵力;赵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神康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42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导入 肛肠 吻合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适用于与一次性导向型肛肠痔吻合器配套使用。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等装置中,需要用到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其缺陷是:卡簧管连接定位轴时通过卡簧管内的两片卡簧片进行固定,卡簧管上没有可调整切除组织量的荷包孔,切割局限大,由于只有两片卡簧片镜像固定定位轴,连接不牢固安全、松动、间隙大,医生在手术击发缝合钉进入抵钉座成型时因用力过猛卡簧管容易从连接轴上脱开而造成连接失效的医疗事故,给手术带来不便,造成手术失败,增加病人痛苦和医生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由原来的卡簧管和连接轴连接设计为定位轴与连接管连接,定位轴一端有多个荷包孔可以满足不同的组织切除量,另一端为一段细长的半纺锤形,能方便的导入连接管与连接管相连接。连接管内为空心,定位轴插入连接管内后,连接管左侧头部收紧扣与定位轴上卡槽接近于整个圆周配合,连接更加牢固安全,可以有效的避免医生在使用吻合器对组织进行击发与缝合的过程中,由于用力过大导致定位轴从连接管内脱开而造成连接失效的医疗事故,为手术更加安全有效的完成,提供了基础保证。
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定位轴、连接管组成,定位轴与连接管相连,连接管与螺杆相连,定位轴左端设置有一个抵钉座定位孔和多个荷包孔,定位轴右端设置有多根定位筋,用于与针仓套连接定位。
所述的定位轴左端设置有至少三个荷包孔。
所述的定位轴右端设置有四根定位筋。
所述的定位轴左端通过抵钉座定位孔与抵钉座相连。
所述的定位轴右端端部设置为一段细长的半纺锤形,能更好的进入连接管与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的定位轴右端端部设置有卡槽。
所述的连接管内为空心,定位轴插入连接管内后,连接管左侧头部设置有收紧扣与定位轴上卡槽相连,接近于整个圆周配合,连接更加牢固安全。
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设计合理,由原来的卡簧管和连接轴连接设计为定位轴与连接管连接,定位轴一端有多个荷包孔可以调整切除组织的量,另一端为一段细长的半纺锤形,能更好的进入连接管与连接管相连接。连接管内为空心,定位轴插入连接管内后,连接管左侧头部收紧扣与定位轴上卡槽接近于整个圆周配合,连接更加牢固安全,可以有效的避免医生在使用吻合器对组织进行击发与缝合的过程中,由于用力过大导致定位轴从连接管内脱开而造成连接失效的医疗事故,为手术更加安全有效的完成,提供了基础保证。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适用于与一次性导向型肛肠痔吻合器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的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一次性导入型肛肠痔吻合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定位轴(2)、连接管(1)组成,定位轴(2)与连接管(1)相连,连接管(1)与螺杆相连,定位轴(2)左端设置有一个抵钉座定位孔(2-3)和多个荷包孔(2-2),定位轴(2)右端设置有多根定位筋(2- 4),用于与针仓套连接定位。
所述的定位轴(2)左端设置有至少三个荷包孔(2-2)。
所述的定位轴(2)右端设置有四根定位筋(2- 4)。
所述的定位轴(2)左端通过抵钉座定位孔(2-3)与抵钉座相连。
所述的定位轴(2)右端端部设置为一段细长的半纺锤形,能更好的进入连接管与连接管相连接。所述的定位轴(2)右端端部设置有卡槽(2-1)。
所述的连接管(1)内为空心,定位轴插入连接管内后,连接管(1)左侧头部设置有收紧扣(1-1)与定位轴上卡槽(2-1)相连,接近于整个圆周配合,连接更加牢固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神康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神康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6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式热力焚烧及光触媒净化的废气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能表接线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