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3619.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项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丰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件。
背景技术
密封件是防止流体或固体微粒从相邻结合面间泄漏以及防止外界杂质如灰尘与水分等侵入机器设备内部的零部件,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橡塑密封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相应的对密封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专利号CN201843993U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体,所述密封圈体的中央设有中心孔,所述密封圈体的中间薄边缘厚,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能有效减小与安装孔壁的摩擦阻力,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可靠性好,但该实用新型存在一定缺陷,如阀杆在上下移动工作中稳定性不好,会发生窜动现象,且密封圈耐磨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上底面、下底面、竖直侧面和双斜侧面,所述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均包括底面、内底面、竖直侧面和凹陷内侧面,所述第一密封圈设有中心通孔,孔壁上设有6个环状密封环,所述双斜侧面上都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内侧面上设有环状凸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孔壁上都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厚度为0.3-0.5mm。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共16个,均匀分布在两个凹槽内,相邻两个加强筋夹角为44-46o。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材料都为柔性密封橡胶。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外径和内径都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设有中心通孔,孔壁上设有6个环状密封环,所述双斜侧面上都设有凹槽,所述内侧面上设有环状凸起,增强了构件的导向性,密封环间构成互锁结构,所述环形凹槽和环形凸起,都可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孔壁上都设有耐磨层,可减少密封件工作损耗,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两个凹槽内都设有加强筋,可提高第一密封圈的结构强度,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材料都为柔性密封橡胶,使密封件具有耐油、抗氧化和耐腐蚀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密封件的主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密封件中第一密封圈的俯视图。
其中:1-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第三密封圈,4-密封环,5-环状凹槽,6-环状凸起,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圈1,第二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1与第二密封圈2、第三密封圈3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密封圈1包括上底面、下底面、竖直侧面和双斜侧面,所述第二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3均包括底面、内底面、竖直侧面和凹陷内侧面,所述第一密封圈1设有中心通孔,孔壁上设有6个环状密封环4,所述双斜侧面上都设有环状凹槽5,所述第二密封圈2上设有中心通孔,所述内侧面上设有环状凸起6,增强了构件的导向性,使阀杆在上下移动工作中稳定性提高,不会发生窜动现象,密封环4间构成互锁结构,所述环形凹槽5和环形凸起6,都可提高密封件的密封性。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密封圈1、第二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3孔壁上都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厚度为0.3-0.5mm,可减少密封件工作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所述凹槽5内均设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共16个,均匀分布在两个环形凹槽5内,可提高第一密封圈1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1、第二密封圈2和第三密封圈3材料都为柔性密封橡胶,使密封件具有耐油、抗氧化和耐腐蚀性。
基于上述,第一密封圈的孔壁上设有6个环状密封环,增强了构件的导向性,使阀杆在上下移动工作中稳定性提高,不会发生窜动现象,且6个密封环间构成互锁结构,可使密封性提高,第一密封圈的双斜侧面都设有的环状凹槽和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的内侧面设有的环状凸起,是密封件工作时受压时易变形,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丰橡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丰橡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3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